•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漢祚高門 > 1042 公卿趨迎

      1042 公卿趨迎

      在慕容恪這個外人看來,這位宗王的態度甚至顯得有幾分阿諛,遠出相迎,盛情款待,甚至將自己的官署都騰出來用于安置沈大都督隨員。

      慕容恪這種尷尬身份,所見所思較之普通人自然需要更加細膩。他所看到的除了武陵王這位宗王身份在沈大都督面前沒有任何矜持可之外,還看到了武陵王作為一個好武的年輕人,對沈大都督這位盛功卓著的重臣簡直有種超乎常理的崇拜。

      南下以來,慕容恪便感覺他的觀念便一直被挑戰,以往所形成對晉廷的印象被事實沖擊得近乎粉碎。比如許多逃難到遼地的晉人都江東尚浮華、重玄虛,可是他現在所看到的是就連一個貴為宗王的年輕人,對于武功都充滿了熱忱。

      如果說在武陵王這里只是略生感慨,那么接下來渡江的過程給慕容恪帶來的就是十足的震撼,久久難以消化。

      沈大都督歸都述事,臺中也是擺出了十足的禮儀。在儀駕抵達梁郡的第二天,作為九卿之重的光祿勛孔群親自過江,宣告各種入見禮儀。

      首先便是渡江入都的方位,不再是以往的石頭城方向,而是東北面的覆舟山。這倒沒有什么禮節上的講究,純粹是因為石頭城方面如今太過繁華,而梁公歸都勢必要引起轟動,不容易進行戒嚴防衛。

      接下來還有各種行程安排,甚至包括離都時淮南衛隊南來的安置情況,也都是極近瑣碎,一通交代下來,真正記住的沒有幾個人。

      但這也談不上什么難為人,最起碼在表面看來,這算是表現出了對梁公十足的重視。甚至臺中在最敏感的隨員衛士方面都沒有太苛刻限制,準許梁公率領兩百人以內班劍武士跟隨過江。

      當然這也只是取一個意思了,沈家如今在建康乃是一個十足的坐地戶,真要防衛方面有需求,更多了不敢說,最起碼千人部曲能夠頃刻召集。

      覆舟山方向并不是一個優良的渡口,因為江面開闊水深,但若說有什么危險,那倒也談不上。

      對此,沈哲子也沒有什么反對的必要。畢竟以他如今聲望,當他將要歸都的消息傳回建康時,石頭城附近的碼頭處據說每天就已經多出數千乃至上萬人游蕩,都在翹首盼望梁公駕到。

      到了擇定渡江的這一天,沈哲子與一眾隨員加上百名班劍抵達江畔。

      這時候,江東朝廷所派遣的大樓船早已經先一步抵達了碼頭,船上除了光祿所屬諸多謁者并宿衛之外,還有一個老熟人那就是淮南王司馬岳。再次安排宗王出迎,而且是過江遠迎,禮遇之高,可以說是已經達到了人臣的極限。

      如果時流中人不知梁公今次歸都內情,簡直要將眼前這一幕視作將相和睦的典范。

      隨后座船駛至江心,大場面才算是徹底的展開全貌。在梁公座船之外,除了前后兩艘護衛兵船之外,外圍還層層疊疊分布著大量的小型客船。

      那些船只上站滿了前來歡迎梁公歸都的建康民眾,一俟聽到樓船上儀駕鼓吹聲響起,江面上頓時便爆發出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有許多船因為載員過多加上乘客蹈舞跳躍,甚至直接傾斜翻倒,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所謂的人山人海,在這一刻彰顯無遺。淮南一眾屬員們自是驕傲自豪到了極點,一同跟隨歸都的溫放之在樓船上望著大江橫流都不能阻隔的民眾歡迎熱情,拉著另一側慕容恪笑語道:“一人歸都,萬眾歡舞;公卿趨迎,滿城空曠!若非大都督,此世還有何人能承此厚禮!”

      慕容恪這會兒也是深深為江面上并更遠處覆舟山的盛況而震撼,聽到溫放之如此夸,一時間也只是連連點頭。一個人時譽人望居然能夠強大到這一程度,在此之前,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的。

      不過震撼之余,慕容恪也隱隱有所明悟,為何江東朝廷在遼地問題上有那樣的微妙態度。

      m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