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漢祚高門 > 0723 重鎮待奴

      0723 重鎮待奴

      幾日后,分遣淮上的淮南軍各路人馬俱都歸鎮,開始重點防御淮水一線。

      今次諸將分散于外,可以說是各有斬獲。在潁上各處活躍的韓晃等部,招撫接引了大量的難民前往汝南。

      坐鎮經營汝南的毛寶甚至忙得抽不開身,只是派人回報,如今汝南所聚人眾已經達到數萬丁口,而且四方游食還在源源不斷的涌來。招募丁勇入軍的事情也進行的很順利,今次奴兵大肆肆虐鄉土,本就不乏地方豪宗為了避禍合族遷徙,即便別的都不論,單單這些人家部曲義從集中起來,便是一股極為龐大的力量。

      不過毛寶也并未因此忘形而大肆擴軍,只是收撿其中驍勇之徒,發以弓刀械用,整編出三千余人的軍隊。再加上先一步趕到汝南的李倉所部,如今汝南已經有甲士七千余眾。雖然這些兵眾尚未經過完整的整編磨合,但因為有鄉里宗親的構架整合,也不算是烏合之眾,具有不弱的戰斗力。

      如果再加上毛寶所部坐鎮汝口的淮南軍,那么汝南之地已經擁兵萬眾,已經頗具自保之力。而且在關鍵時刻,也是一股能夠有所依仗的偏師。

      在汝穎方向,成果最大的便是沈云。雖然并沒有太多直接的斬首或斬獲,但在陳郡、潁川之間活動多日,與那些地方門戶構建起了極為暢通的聯系。

      那里已經是豫州核心之地,多有鄉望舊家居野自守。有了陳規的極力奔走,加上那些人家各自也都在思忖生機退路,雙方可謂一拍即合。當沈云等人返回時,甚至不乏豫州鄉人門戶各派宗親子弟隨軍而下進入壽春,集合起來足足有千數人。

      這些人可不只是前來走訪一趟那么簡單,如果壽春的形勢果如中那么好,他們極有可能就此留駐下來,直接投靠沈哲子,以此作為保全家業的另一條出路。

      當然最令人側目的勝利,還要屬沈牧等部奇襲城父且得手。這一役雖然直接參戰的人數不多,但是從側面配合誘敵、掩護游騎深入、后路策應斷后,淮南軍幾乎投入了過半的兵力。

      當然成果也是異常豐厚,雖然直接的斬首因為太過混亂而無法統計,但也最起碼斬殺三千以上的奴兵,尤其是渦灣那斷后一戰便殺掉奴兵千數眾,而且其中過半都是羯奴中軍精銳!

      這一戰讓淮南軍認識到真正的羯奴軍隊戰斗力如何,確是不容小覷,遠勝于那些郡國散卒游勇。同樣的這些奴兵也并沒有勇武到一個個仿佛神兵鬼將,終究還是血肉之軀,不乏悍勇、敢于激戰,但也就僅此而已。淮南軍同樣能夠做到,而且未來必然會做得更好!

      歸途中,沈哲子便感受到兵眾們的這些變化,不驕狂,不自輕,敢于直視與對手的差距,勇于奮起直追。老實說,此戰哪怕無視別的收獲,單單讓兵眾們認識到這一點,沈哲子便覺得彌足珍貴。尤其是趕在奴軍大部南來前夕,這對軍心士氣的肅正實在太重要了!

      當然,此戰所獲之豐,無論是換了什么人,都不能無視。歸途清點繳獲,單單馬匹一項便將近七千匹!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沈哲子入治淮南,掃蕩鄉野,所得不過兩千余馬匹,而且其中過半都是難作軍用的駑馬。單此一役,所得便超過淮南一鎮所得的三倍還要多!

      而且這些馬匹中,絕大多數都是可堪力用的良馬,換之,這其中過半的馬匹甚至都不需要再怎么飼養調教,就可以直接整編入伍成軍!

      而且大軍雖然回撤,但在渦水一線仍然留下了一些戍堡據點,陸續又有鄉人牽馬來投。可以說,此一戰后豫南之地好不容易掃蕩鄉野所集中起來的牛馬畜力被哄搶一空,其中大半都被淮南軍擄來,小半潰散于野,再想集中起來也是極為困難。

      當大量馬匹在渦口淮水狹窄之處載運過江的時候,不獨淮南軍俱是歡呼雀躍,就連駐守彼處的徐州軍看到這一幕也俱都驚詫艷羨,眼紅到了極點。淮下形勢便是如此,江北這幾鎮俱都缺馬。當然相對而,淮南軍缺馬的情況尤為嚴重。

      沈哲子雖然勉強組織起來兩軍四千騎兵投送淮北,但其實也是近乎竭澤而漁。而且因為沒有足夠的替換備乘,馬力折損比例讓人無比心痛。但是為了爭搶時間,也只能咬牙承受。

      徐州軍雖然也缺馬,但畢竟有過往多年的積累,加之一直與奴兵互有攻伐不乏所獲,所以態勢較之淮南軍還是要強得多。但那是以前,經過此戰之后,淮南軍一戰所獲便幾乎超過了徐州軍數年之積累,實在是讓人不得不動容。

      當然除了馬力之外,人丁所獲也是不少,將近千數眾,都是夾雜在馬群里一同奔出。這些人可不是什么尋常鄉戶,多半都是豫南各郡司職牧養的吏戶。有了這些人的加入,這些繳獲的馬匹也就不愁沒有人去照料。

      過淮之后,沈哲子便即刻歸鎮,召集眾將議事并匯總成果。席中眾將自然多有夸功,但也并非俱是歡聲,總領內政的杜赫便唉聲嘆息,愁眉不展。

      杜赫實在是沒有理由不憂愁,淮南立鎮以來,整體便是連軸轉的狀態。先是抗擊淮北各路奴軍的反擊,接下來又大肆整頓鄉土。鄉土經營剛上軌道,馬上又傳來奴兵將要大舉南來的消息。

      本以為這一次應該要縮緊陣線,重修內治,厚積錢糧,但卻沒想到各部分遣外出,動作之大較之此前甚至還要猛烈得多。

      雖然江東資用還在源源不斷的運送上來,但整個淮南就仿佛干涸年久的龜裂河道,再多資用水流涌入,都被吸收耗費的涓滴不剩。杜赫本來是統理內政,但近來這段時間,每天睜開眼便有許多人涌入門內討要錢糧,仿佛他在睡夢中便虧欠了整個天下。

      聽到眾將各自夸耀功事,杜赫心內自然也是充滿喜悅。哪怕是奴軍將要大舉南來,淮南這親創之鎮也是日漸彰顯氣象,已經不遜于廣陵、武昌等創立年久的軍陣。

      但這一份欣喜,也實在難以打消他的焦慮。壽春這里都是捉襟見肘,等米下鍋,而汝南那里又增添十數萬嗷嗷待哺的丁口。人的耗用問題還沒解決,結果又來了幾千匹較之人耗費更多的馬。這一樁一件的事情,俱都沉甸甸壓在他的心頭,實在讓他難展笑顏。

      眾將談論的興致盎然,倒是沒有發現杜赫的異態,不過沈哲子卻是已經留意到。

      此一類事務太傷腦筋,不宜在氣勢正高昂的眾將面前多作談論。于是沈哲子托辭離席,將杜赫請進側室,問道:“道暉你愁容霜結,不見笑顏,莫非江東資用運送逾期不繼?”

      杜赫聞后便苦笑一聲:“逾期倒是沒有,但不繼也確是事情。如今鎮中單米糧一項,日進兩萬斛,已經積納五十萬斛有余。但駙馬若問當下鎮中糧儲多少,那是連百斛都無!各方求糧,情如火急,如今鎮中卻是又添新困……我不是不喜駙馬屢建奇勛,但眼下鎮中局面確是人力至極。眼下還未正式開戰,來日若是久持長戰,境況實在堪憂啊。”

      沈哲子也明白杜赫的擔心自有道理,甚至于就連他自己,對于汝南這么短時間便營造起如此大的規模,都是略有詫異。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好現象,羯奴人心悖離,對地方摧殘太甚。

      此一戰后無論結果如何,可以說豫南之地都成荒土,這對于來日王師挺進淮上,是一個極為有利的局面。但無論有利還是無利,終究還是要熬過眼前才能再有資格作進望。

      “道暉倒也不必深憂,未來幾月之內都是江潮大漲,加之鎮內也是屢興疏浚,來日江東所補,還會更加充足。至于汝南那里,眼下容納也近極限,接下來便是陸續南遷。”

      沈哲子笑語安慰杜赫一聲,表示眼下的規模不會再作更多擴大:“至于這新得馬匹,眼下仍是防守淮水為主,倒也不必即刻便整軍。稍后可去信梁郡,使人來引領暫養涂中。”

      的確所獲這些馬匹既是一個龐大的收獲,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且并不能即刻就派上用場。首先是兵員方面,淮南軍這里已經難選更多。所以如果要選的話,還是要從汝南那些丁勇當中挑選成軍。但汝南那里尚沒有經過有效的整編,眼下并不宜直接托以重械厚用。

      而且,眼下也不是再擴充騎兵的時機。見識到羯奴中軍的精銳,來日大戰沈哲子在野戰方面幾乎已經放棄了努力。即便是有所需要,憑眼下淮南軍騎兵規模也夠用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