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7年,肖維爾海軍上將率領的英格蘭艦隊在直布羅陀又一次取得了對法國艦隊的海戰勝利,但在返航的途中卻遭遇了一場持續十多天的大霧,使英格蘭艦隊無法準確進行航行定位。
估摸著已經快要接近錫利群島了,一位普通的水手卻沖破旁人的阻攔,拼命向肖維爾指出艦隊的航線可能有誤。在英格蘭海軍里,下級干涉導航是嚴厲禁止的,何況還是這樣一個在公開場合指責艦隊最高指揮官的土鱉小兵?
被航線問題已經弄得心煩意亂的肖維爾,為了維護指揮官的尊嚴,當場以違抗軍令罪將其絞死。處死一個小兵也只是稍稍安撫了肖維爾內心的不安,但整支英格蘭艦隊卻沿著錯誤的航向駛向了錫利群島附近布滿礁石的危險海域。
烏云密布之下的海面,旗艦聯合號一頭撞進了暗礁群,尖利的礁石瞬間撕破了聯合號的船殼,洶涌的海水不可阻擋地灌進船艙,短短幾分鐘,聯合號就帶著一身的創口傾覆沉沒,。
但死神的腳步卻沒有就此停止,緊跟其后的雄鷹號、羅姆尼號、燃木號……一艘接一艘的戰艦駛向了死亡。最終,四艘英格蘭戰艦帶著近兩千名官兵永遠地沉入了海底。而肖維爾本人,則被海浪沖刷到海岸后,死在一位覬覦他身上寶石戒指的普通農婦手上……
……
自從人們知道地球是圓的之后,經度和維度的概念就被提了出來。精確的航海圖、準確的海上定位成為地理大開拓時代歐洲各國爭奪海洋權益的必備技能。
和緯度測量不同的是,經度是難以通過觀測天體來獲得的,因此船長們只能依靠航速來估算自己的相對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求得當前航行地的時間。然后獲得與出發地的準確時間差成為了關鍵中的關鍵。
但時間的不準確讓一代代海洋開拓者們付出了極高的代價,每一位船長都不得不把自己大量的精力都花費在觀察月相上,從而推導出海上位置,一次經度測量往往需要花費數個小時的時間,還要祈禱良好的天氣,就算這樣,出現幾十海里的誤差都是家常便飯的事。
為了獲取月相觀測的精密天文數據,格林尼治天文臺就誕生了,謀取海洋霸權而催生的近代天圣地成為了后世地理經度的標準。
另一邊,人們對經度測量的更高追求依然沒有放棄。西班牙、葡萄牙、法國都向本國的學者開出了解決經度測量的高價懸賞。尤其是英格蘭。無論賢良昏庸,每一任國王都經常過問此事。1714年,英格蘭出臺了《經度法案》,規定任何人只要能找出在海上測量經度的更好方法,就將獲得史無前例的兩萬英鎊的賞金!
經度問題既然是時間問題。那帶兩塊鐘表到海上,問題不就輕松解決了嗎?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早幾百年前。都有人提出過類似的解決方案。17世紀,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機械發明家惠更斯就首先推出了一款航海鐘,但它依然無法解決因海上顛簸導致的鐘表計時誤差。
一直到1736年,鐘表匠家庭出生的哈里森才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能在海上保持準確時間的航海鐘,沿用了數百年的月相法終于被淘汰。
不過哈里森所發明的航海鐘工藝復雜,造價極為昂貴。就算幾經改良,成本也高達五百英鎊,一臺航海鐘的成本幾乎就和當初建造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費用相當。但不管怎么說,哈里森的航海鐘。終于將困擾了全世界數百年的經度測量問題解決。
……
1642年1月16日,一艘海軍蒸汽護衛艦正在青城灣以北十幾海里的洋面上緩緩南下。
這是華美“海州調研組”成員乘坐的迷迭香號護衛艦,調研組領隊的是國會參議員蘇子寧,重要成員還包括民政部長霍謙、海州州長關如中以及海軍參謀長孫陽少將等人。調研組剛剛結束了對海州北方沿海的“花石港”和“海門市”的年度視察工作,正在返回青城市的途中。
《美法香林友好條約》簽訂后,為控制劃歸華美的大片新領土,花石港和海門市分別在1636年末和1639年初建立。其中花石港位于后世新罕布什爾州的樸茨茅斯,未來可以沿城北的鮭魚河繼續深入內陸。因為內陸云母、寶石資源豐富并盛產花崗石料,從而命名為花石港。
海門市則是在后世緬因州波特蘭港位置上建立的新城鎮,也是目前華美維度最高的東海岸港口城鎮。不過因為大洋暖流的影響,此地的四季氣候反而比宋州內陸的許多城鎮更宜人。而且根據國家的長遠規劃,目前暫時歸屬海州管轄的海門市,未來會成為“定州”的首府,同時還是針對法國魁北克殖民地進行“抵近戰略”的重要核心前沿。
正由于海門市的戰略重要性,除海州地方財政外,國家也有專項建設撥款。幾乎每年國會、內閣和軍方都會組建聯合調研組,對這種重要核心城鎮進行視察和工作指導。如今近三年過去,海門市初成規模,地方若干經濟投資項目也已建成,定居人口達到了3600人。
“……周必堂雖然才二十五歲,但卻是首都國立大學第一個管理學碩士,有在和平市的任職經驗,明年海門市由他做代理市長,是值得嘗試的。但需要改變他的發展思路,不要過于依賴老國民遷居,適當多接受點新移民。”
船甲板上,蘇子寧還在和關如中聊著工作上的話題,對關如中大膽啟用新生代年輕官員,在海門市立足森林工業、牲畜乳業、果醬和淀粉深加工的發展方向表示肯定。
周必堂,是新華化工集團董事長周君庭的養子,當年被荷蘭人拐賣到華美時已經8歲了,但學習成長卻極快。周必堂年輕有為,外在形象也很不錯。頗具高級文青氣質,算是諸多被穿越眾收養的孩子里最有出息的一個,現在正在海門市擔任代理民政局長的職務。
“蘇哥,既然對海門市那么看好,不如我們合計合計,在那里也投資一下?”一邊的孫陽走了過來,笑嘻嘻地捏著手里的一份文件,“華美木業的鄧明權去年就打算拉我們合伙,在海門市搞一家大點的松木加工與干餾項目。我做了份投資計劃書,蘇哥你幫我看看?”
“行啊。那么快你就有想法了。不過,我可沒你那么大的‘經濟負擔’要養活一大堆人。”
蘇子寧輕笑著接過孫陽遞來的文件,卻半開玩笑地拒絕了對方的合作邀請。對于孫陽為了私下養活一大家子的私生子,和妻子顏顯屏經常暗戰的故事,蘇子寧可是聽了不少。
話一出。包括國防部長鄭泉在內的好友們都樂了。想到各家的子女如今都漸漸長大成人,步入中年的穿越眾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聽說你家蘇方琪正在復旦大學做交流生。我也有兩丫頭今年考進復旦大學。不如這次一起去看看。”孫陽已經習慣了好友們對自己私生活的評點,雖然早已不惑之年,但依然很厚臉皮的不以為然。
汽笛高鳴,不知不覺,迷迭香號護衛艦已經駛入了青城灣,西面的青城市港口模糊可見。一艘艘或掛著風帆。或吐著煤煙的商船在青藍色的灣口洋面進出,層層疊疊的港口建筑在視線的盡頭漸漸放大。
“那里在干什么?”
孫陽在聽完迷迭香艦長的例行匯報后,把目光轉向了港口某個方向,只見幾艘小船正擠兌在離岸不遠的地方。一堆碼頭工人正在忙碌。一段焦黑的船殼殘片在打撈船的滑輪腳架的做功下,正在緩慢出水,擁擠在船甲板上的碼頭工人們大呼小叫著。
“好像是在打撈沉船?不知道是哪家的船被燒成了空架子……這下損失可不小了。”霍謙看了看情形,說出了自己的推斷。
國家越來越大,各種事情也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分工也更加細碎,一個近代工業化國家所要承擔的運作細節也更加復雜。靜靜地看著忙碌的場景和那燒得慘不忍睹的船舶殘骸,蘇子寧也輕輕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