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修改,等十分鐘)
張子商拜入韓覺的門下,數一數,也有好些日子了。
由于張子商職業的特殊性,凡是看過《極限男人》的觀眾,大多都會知道韓覺和張子商是一對師徒。《極限男人》是個全民級的頂級綜藝,因此,這對師徒雖然極少同框,沒搞出什么事情,但知名度在圈內圈外那是一點不小。
張子商拜韓覺為師這件事剛被報道的時候,并非所有人都覺得合適。
首先作為一名傳道受業解惑的師長,韓覺實屬有些年輕了,不管虛歲還是周歲,三十都沒到,才比張子商大九歲。盡管韓覺復出后靠譜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但人們聽到有過多項前科的韓覺,要給年輕人當師父了,腦袋里不免下意識地出現張子商打人或者怒斥記者的畫面。擔心給韓覺帶歪。
其次《以父之名》厲害是厲害,張子商文件夾牛比是牛比,但仔細想想,這并不驚世駭俗到哪里去。這些歌號稱是韓覺沉寂幾年埋頭創作的成果,但對于一些個知名創作者來說,用上三五年時間完全能攢出這種質量的作品集來。韓覺滿打滿算學習創作也才三四年,對于創作一途,本事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呢?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創作體系嗎?能在靈感枯竭的時候也穩定輸出嗎?
自己寫和教別人寫完全是兩回事。
韓覺這時候就開始帶徒弟,是不是過于自大了一些?
張子商有上網搜自己名字的習慣。那些諷刺韓覺、或者為張子商的前途感到擔憂的評論,張子商理所當然也看到過。
深夜躲在被子里看著這些評論,張子商確實有過一瞬間的動搖,思索自己是不是太沖動了一點。但緊接著張子商又馬上告訴自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要相信師父,反悔不是他的風格,見風使舵更不是他的作風。就算!就算上面說的是真的,師父音樂才華有限,他在師父那里學音樂學不到太多東西,但單單是學習師父現在的處世精神,張子商覺得認這個師父也一點不虧!
堅定了想法之后,從那一晚開始,張子商后來再沒上網搜索過自己的名字。
張子商從韓覺身上所學的第一課,就是“不要在意傻子的掌聲”,于一堆雜音中堅守自己的聲音。
當張子商跟隨韓覺身邊,目睹了韓覺的創作日常之后,才明白自己給自己做的心理建設,完全是杞人憂天。張子商有時候很想問問爸媽,自家祖墳這一年有沒有冒過青煙。
張子商對韓覺的尊敬和崇拜,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日俱增的。
張子商知道了韓覺如何創作之后,覺得這種方法他死都學不來,十分沮喪,很怕被韓覺說笨,最怕被韓覺說這么簡單你都不會!。然而韓覺意外的善解人意,非但沒有嫌棄他,反而因材施教給出了一套量身打造的課程。張子商感動極了。跟他那個動不動就抱怨作業太多,課業太重的大師兄不同,張子商潛心學習,認真完成韓覺布置的每一項作業,看韓覺推薦的每一本書。看書,寫作,很三好學生,讓小周不得不咬牙切齒地埋頭追趕。
張子商自認創作天賦平平,但是在給師父長臉、打廣告、貼金這方面,他天賦極佳。
“這里是,極限……”
“男人!”
黃進帶著一眾主持人,坐在《極限男人》節目組的辦公室里,聲勢整齊地完成了開場。
“我們今天到這里是要干嘛?”喊完開場口號之后,沈賀又恢復了往日的作風,雙手環抱躺在椅子上,語氣不善地環顧四周。
“大家還記得半個月前吧?”黃進并沒有一下子給出答案。
“記得!那時候我師父的英文專輯剛剛發售,半個多月過去,成績斐然,在風云榜上進入前五十名的好成績!觀眾朋友們如果沒有聽,一定要去聽一下!”張子商見縫插針又盡了好徒弟的責,給韓覺打廣告。
“你又給他打廣告!”坐在黃進邊上的沈賀,又開始不滿了。
“你又不舒服了?”張子商看向沈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