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黑暗,我的老朋友
i'veetotalkwithyouagain.
我又來和你聊天啦
因為幻覺在悄悄地襲來
在我的睡夢中埋下種子
……
韓覺的歌聲和伴唱相疊,一種遙遠的,遼闊的孤獨,于黑暗中撲面而來。
觀眾們置身在黑暗中聽著韓覺的低吟淺唱,是一種新鮮的感覺。
就像閉上了眼睛一樣,他們更專心地感受著韓覺是歌詞。
然而他們就感受到了所有的悵然和悠遠,和清澈見底的冷清,都在這一句句自自語的傾訴中被韓覺娓娓道來。
而小池或者韓覺的粉絲們,開篇聽到的第一句黑暗,我的老朋友,馬上聯想到韓覺在采訪中說他已經習慣了網絡暴力的輕描淡寫,就頓時讓他們心頭有點發悶。
inrestlessdreamsiwalkalone.
在輾轉難眠的夢中我獨自漫步
narrowstreetsofcobblestone.
在鋪著鵝卵石的羊腸小道上
在路燈昏黃的燈光下
我把衣領立起來抵擋冰冷潮濕
當閃爍的霓虹燈刺入我眼簾
撕裂了夜,然后觸碰到了寂靜之聲
……
到了第二段,架子鼓和舞臺的燈光一起加入了進來。
韓覺站在一束白色的燈光下,彈奏著吉他。
一種孤寂的畫面感隨著歌詞,出現在所有聽眾的腦袋里。
韓覺在寒風中,遙看著遠處熱鬧的霓虹燈,但他卻不走過去。因為他仿佛知道自己融入不進去,注定不被他人理解,但他對此卻不在意。
只是冷眼旁觀。
andinthenakednightisaw.
在茫茫夜幕下,我看到
tenthousandpeoplemaybemore.
成千上萬的人們
peopletalkingwithoutspeaking.
人們說而不
peoplehearingwithoutlistening.
人們聽而不聞
peoplewritingsongsthatvoicesnevershare.
人們譜寫無人吟唱的樂章
andnoonedare.
但是無人敢
disturbthesoundofsilence
打破這寂靜之聲
……
到了副歌的部分,吉他聲變得激烈,但韓覺的情緒卻沒有太多的起伏。
他就像在訴說一個無關又或者麻木的事情。
而觀眾們,卻在這一段里聽到了韓覺采訪中所說的——他看到的社會是怎樣的。
韓覺看到的社會,是人們談空洞,心不在焉,有人寫歌來唱,卻唱得不由衷,一首歌毫無情感可。有人寫歌出來,唱得卻又是另一回事。人們都在自顧自地生活,自說自話,大聲嚷嚷,實則空洞無物。把所有人貼上了標簽,就以為標簽是這個人的全部,拒絕交流,拒絕愛。不愿意真正去和別人或世界產生心靈上的交流。
也沒有人敢正視這個問題,無人膽敢驚擾這樣的沉默。
聽著韓覺一句一句如手術刀,在剖開這個患病的社會,小池一眾人屏住了呼吸,只能怔怔地看著字幕里一句句華夏語。
“fool“saidi“youdonotknow.
我說,愚蠢的人們啊,你們不知道
“silencelikeacancergrows.
寂靜就像頑疾滋長
傾聽我的語我可以教誨你
抬起我的臂膀我可以觸到你
但我的語就像寂靜雨點簌簌滑落
andechoedinthewellsofsilence
在這寂靜之井中回蕩
在所有人選擇成為沉默的大多數時,韓覺說他愿意當第一個打破這隔離了所有人交流的寂靜。
韓覺以往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一個優秀的唱作人,詞曲在行,改編更拿手。在華夏的話,大多數華夏人會覺得韓覺談戀愛很厲害,寫出來的情歌也很好聽,是個抒情歌手。
然而這一次韓覺的表演,讓人們恍若看到了那種用歌曲改變世界的那種偉大殿堂級歌手。
這種歌手每出現一個,那影響的都是一代人。
現在,韓覺在為一個社會發生,給全人類提出一個問題,這讓觀眾們恍惚中在韓覺身上看到了那種人類之光的身影。
難以置信。
當最后一個音符戀戀不舍地消散在空中之后,全場的燈光亮起。
觀眾們這才如夢初醒般站了起來,對著韓覺熱烈地鼓掌。掌聲越來越熱烈,觀眾越來越投入于鼓掌這項活動。
雖然這一次韓覺的表演沒有讓觀眾們離席,但是坐在后臺的歌手們卻知道,這一次必然又是韓覺奪得桂冠了。
但真好聽啊……歌手們心想也貪婪這樣的音樂。
有的歌聽了一遍索然無味,而有的歌只會越聽越入心,韓覺的這首歌毫無疑問是后者。可以說韓覺目前演唱的所有歌都是后者。
至于給韓覺伴唱的那位美利堅小哥,此時已經熱淚盈眶,覺得自己演唱生涯最輝煌的時候不過如此了。
屏幕當中,韓覺扶著吉他,朝著觀眾鞠躬的時候,畫面一閃,節目組把韓覺在采訪中未曾說完的問題告訴了大家。
韓覺:這是一個激烈的社會而不是一個深刻的社會。這是一個廣泛的社會而不是一個多樣的社會,人們追逐實際卻又不腳踏實地。在這樣的社會中,心靈應該如何安置?理想應該如何寄托?
————
注:《thesoundofsilence》——simon&garfunkel
兩位歌手在三個時期有過重組,青年,中年,老年,各有各的味道。
另,本文的最后一段是托克維爾的話。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