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請出來
婆子垂著眼皮,暗暗嘆了口氣,這做妾的,好了還好,若不好,連她們這些奴婢也不如。
“姨娘別哭了,若哭傷了孩子,可就了不得了,這樣吧,我悄悄去趟咱們府上,姨娘有什么話說給我,我給姨娘帶過去。”
鄒氏止住哭聲,想了半晌,點了點頭,低低交待了婆子,婆子答應著,吩咐小丫頭小心侍候著,轉身出去,也不叫車,一路只走小巷,往鄒府去了。
過了一個多時辰,婆子才小心翼翼的轉進客棧,見金志揚還沒有回來,松了口氣,拉了拉衣襟,敲了敲門進了屋。
鄒氏滿眼渴望的看著她,急切的問道:
“母親怎么說?父親怎么說?他去不去跟爺說說話?”
婆子目光閃爍著,上前扶著鄒氏坐好,側身坐到床沿上,低聲說道:
“沒見著老爺,太太說,讓姨娘做好本份,原本送姨娘過來,就是要你用心侍候好大少奶奶和爺的。”
婆子聲音低了下去,沉默了片刻,挑揀著說道:
“太太說,老爺前一陣子被人彈劾丟了官,如今哪有這個心思,讓姨娘自己保重,做好本份,旁的……姨娘也別多想了。”
“這話是什么意思?我哪里沒做好本份了?還要怎么做好本份?父親丟了官,就不管我死活了?”
鄒氏又直起上身,叫了起來,婆子尷尬的苦笑著,憐憫的看著傷心生氣的鄒氏,說不出話來。
鄒氏當天夜里就生起病來,金志揚煩躁不已,也沒心思理會她,只吩咐人請大夫診脈醫治著,因懷了身孕,大夫也不敢狠用藥,只敢開些極溫和的藥方子,鄒氏這病,就一天天****起來。
李小暖從領了王爺的吩咐,要請老太妃生辰那天出來受禮起,就犯著愁,這些天,雖說老太妃每天肯看看戰報,和她說說聊聊了,可她每次勸著她到瑞紫堂外頭走動走動,勸了無數次,到現在,一次也沒勸動過,如今離老太妃生辰只有十來天了,若是萬事俱備,老太妃卻死活不肯出來,唉,她不出來,誰能有什么法子?
李小暖發著愁,吩咐竹青包起那兩本記著老太妃往年生辰各項慣例和各府禮單的冊子,又吩咐她取了王爺書房小廝送來的戰報,帶著竹青、蟬翼,出了院門,坐上轎子,一路往瑞紫堂去了。
老太妃仔細看了戰報,轉頭看著憂心忡忡的李小暖,蹙起了眉頭,
“我跟你說過,這戰報上看得明明白白,小恪這打仗的本事,也算過得去,別凈瞎擔心,沒事。”
“嗯。”
李小暖憂心忡忡的點頭答應著,
“我不擔心他,我是擔心我自己。”
老太妃放下戰報,仔細打量著李小暖,
“出什么事了?”
“事倒是沒出,老祖宗,再有十來天,不是您的生辰么?我愁的是這事。”
“這事有什么愁的?我又不出去,隨他們怎么過去!”
老太妃揮著手說道,李小暖看著老太妃,發愁的說道:
“您是不出去,我總不能不出去吧?今年是我頭一次張羅老祖宗生辰的事,從嫁進來當了家,還是頭一回張羅家里的大事,老祖宗,您說,要是辦得不好,往后再要立足立威,可怎么立啊?”
老太妃瞄著愁眉苦臉的李小暖,慢吞吞的說道:
“要立足立威,可不在這上頭。”
“怎么不在這上頭?老祖宗,您不知道,二月里,靖北王妃過五十五壽,我和母親去賀壽,人家辦得真是好!又熱鬧又喜慶,京城里的名門大家、顯貴世宦,沒哪家不去的,人人都說好!老祖宗,您想,那靖北王妃還是您的晚輩呢,就辦得這樣熱鬧,若我給您辦的這壽,還不如人家……唉!”
李小暖長長的嘆起氣來,老太妃不理會李小暖的長吁短嘆,有些怔神的說道:
“那丫頭也五十五了?”
李小暖怔了下,挑著眉梢,拍著手笑了起來,
“那丫頭?也就老祖宗能這么叫人家了!那丫頭孫子都十幾歲了!”
老太妃瞄了李小暖一眼,李小暖往前蹭了蹭,笑著說道:
“老祖宗,我聽說,那……靖北王妃,也是個愛武的?聽說剛成親,就把靖北王給打了?”
“可不是!”
老太妃回憶著過往,眼睛里都是笑意,
“那丫頭也是個有本事的,雖沒見過她用兵,那仗打得必定不差!身手也好,楊家那小子嫌她琴棋書畫樣樣不會,新婚當天就嚷嚷著要再找個琴棋書畫樣樣皆精的才女回來,那丫頭可是個有脾氣的,抬手就打了,也是活該!”
李小暖重重的點著頭,贊同的說道:
“就是活該!老祖宗,您別說,倒真是打得改了,這么些年,可沒聽說靖北王納過妾。”
老太妃面色沉郁著出起神來,李小暖小心的瞄著她,重重的嘆起氣來,拉著老太妃的衣袖輕輕搖著,憂慮萬分的說道:
“老祖宗,那琴棋書畫,我也是樣樣不會,功夫也不會,打仗也不會,老祖宗,您說,我總得有點長處吧?老祖宗,您這生辰,無論如何我也得辦得體體面面才好,會持家也算長處吧?”
老太妃拍開李小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