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然是有點驚訝。
謝坤導演連續三年上映的電影票房都很好,之前的《分手儀式》更是接近三十億票房。
這是三十億啊,不是三十萬,他的新電影,會沒有人投資?
聽到謝坤說了原因,陳然啊了一聲,“就一個看好的人都沒有?”
謝坤搖頭道:“那倒是不至于,可有些人吧,我也不想跟他們合作。”
不僅是資本挑導演,謝坤也挑資本。
有些人投資了電影那是有條件的,比如說想要塞個把人之類的。
謝坤有時候能妥協,有時候卻固執,就跟現在一樣,這劇本是打心眼里喜歡,不想被亂七八糟弄一通。
陳然聽懂他意思,可有點撓頭,這他可沒辦法,圈子都不一樣,幫不上忙。
總不能去幫忙拉投資吧?
他就單純賣個劇本,也不想這么麻煩。
謝坤當然不是單純打電話過來跟陳然吐槽,而是有自己的心思,“陳老師,這劇本我是真的挺喜歡,但是其他公司不好看,讓別人插手我也不樂意……”
“那謝導你是打算……”
“因為電影投資不大,我打算自己來試試。”
謝坤坦說道。
陳然一聽,覺著謝坤對這劇本有點執著。
其他人不看好,就代表有風險。
要是沒風險,哪怕是虧點小錢,很多公司都愿意給謝坤個人情。
可不看好就代表有可能血本無歸,錢是打水漂。
當然,謝坤可不是自己公司全資,風險就不說了,他們公司也拿不出這么多錢來。
所以得拉投資。
其他人暫且不說,那些資本不愿意,他是跟林豐毅合計了一下,老友至交了,林豐毅對他的眼光可信任的很,而且對劇本也挺有興趣。
可這風險確實有點大,而且對方剛拍了電視劇,公司也有投入,拿不出太多錢來。
謝坤認識的也有人,其實東拉西扯,找一群朋友看看劇本,總有人愿意投資。
但是他轉眼就想到了陳然,別人有沒有錢他不知道,可陳然的公司絕對有。
別看公司小,才成立一年時間,可一年兩個爆款,一個現象級,做綜藝有多賺錢他們也有研究過,《華夏好聲音》剛結束,錢沒分下來,可去年的節目總該是結賬了的,這公司賬面上的錢可就不少了。
正是因為想到這兒,他才一拍腦袋打了電話過來。
陳然聽到謝導這么一說,啊了一聲道:“謝導,你找我投資電影?”
他第一反應是開玩笑。
陳然對這行業是八竅通了七竅,就一竅不通。
之前沒有過接觸,以后也沒想扎進去。
他有啥能力,自己還是有點數。
“陳老師,這劇本是你寫的,怎么樣我就不說了,因為類型的原因,我也不敢保證絕對票房能爆,可我相信絕對不會虧。”謝坤有著自信。
他雖然想拍,卻不盲目,別看類型之前沒有大爆過,可這故事講好了,虧本絕對不可能。
陳然干笑兩聲:“謝導,這有點突然,你知道的,我一直做節目,偶爾寫寫歌,沒想過插足影視圈,公司也沒有這方面的規劃。”
謝坤一聽,知道他不怎么愿意,立馬開始游說起來。
謝坤的口才不用說的,能夠去拉投資,嘴肯定很能說。
陳然聽著他說,其實也有點心動,《我不是藥神》拿出來,自然想看到它拍成一部佳作,只是盲目進入陌生行業,這不符合他的做法。
在謝坤說了半晌之后,陳然停頓片刻道:“要不這樣吧謝導,你先繼續找人,我這邊考慮考慮?”
謝坤知道這確實有點突然,忙說道:“陳老師你好好考慮,這劇本要是浪費那真是太可惜了!”
陳然心里嘀咕,就你喜歡這劇本的樣兒,怎么可能會浪費?
電話掛了,陳然沒騙謝坤,確實在認真考慮。
就跟謝坤想的一樣,錢他肯定有。
不說公司賬面上的錢,他自己的錢也不少。
別看他跟張繁枝是未婚夫妻,但是寫歌也不是免費,因為之前是要走工作室的賬。
工作室和公司一樣,張繁枝占據了絕對的大頭,是老板,可里面也有琳姐和小琴的部分。
這是要分清的。
所以不提自然印象賬面上的錢,光是陳然這兩年累積下來的歌曲創作收入都有不少。
這可不僅是跟張繁枝工作室分賬的錢,更還有隔三差五收到的版權費。
那些歌火了,可不是火一下子,不管是翻唱,亦或者是影視綜藝使用,都會通過音樂協會聯系他,給他上繳一筆版權費。
零零總總加起來,別的不說,投資電影還是有的。
至于公司的錢,那就不用說了。
前兩個節目的錢不提,光是好聲音后面收到的授權費,投資一個電影那是完全綽綽有余。
現在問題不是錢夠不夠,而是要不要投資……
……
晚上。
張繁枝擦著頭發出來,見陳然有點走神,走過來問道:“在想什么?”
陳然把事情給張繁枝說了說,她想了想說道:“這要看你以后怎么打算。”
“怎么說?”
“看你以后還要不要寫劇本。”張繁枝簡短的說道。
這讓陳然頓了一下。
他理解張繁枝的意思。
如果以后要寫劇本,肯定還會和謝坤有聯系,跟影視圈的交集會加深,投資電影顯然是有好處。
可若是相反,那對他來說,就沒多大必要。
“我想想。”
陳然仔細琢磨。
張繁枝本來還想讓陳然給她吹頭發,見他在思索也沒打擾,自己去忙活了。
以后寫不寫劇本,這對陳然來說應該是不用想的。
很多故事在腦袋里面,免不了拿出來給張如意當創意,讓對方寫出來,很多故事寫出來就可能會火,再然后被注意到拍成電影電視。
這可不是一個兩個的問題,如果單純只是版權輸出,對于他來說,怎么看都有點吃虧。
劇本在這里,地球上已經證明過能大火,如果再由謝坤這樣的導演來拍攝出來,虧本都很難。
如果公司能夠參與制作,對他來說不僅能將利益最大化,至少也能夠保證質量不差。
現在考慮這些太深遠,眼下的《我不是藥神》卻可以先試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