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淞滬戰場上華曰兩軍打生打死的時候,曰本關東軍司令部也換了主人。隨著梅津美治郎的到來,植田謙吉也正式結束了他的服役期,幾天前他已經退出現役回到曰本本土養老去了。
梅津美治郎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開了關東軍的高級軍官會議,在會上梅津美治郎提出了要在熱河增設兵力,保持對察哈爾政斧施加壓力,使其不能放手支援上海的戰事的提議。
“司令官閣下,我認為您還是太過于謹慎小心了,現在察哈爾的兵力大都陷在了西伯利亞,此時在察哈爾的兵力絕不會超過三十萬。我們完全可以集中關東軍絕大部分的兵力壓過去,把察哈爾徹底夷平,最差也可以收復熱河。”會議一開始,東條英機就跳了出來直不諱的指出了新任司令官策略上的保守。
“不東條君你錯了”梅津美治郎搖搖頭:“你只想到了察哈爾現在才有不到三十萬的兵力,可是你沒有想到他們的戰爭潛力,察哈爾幾個省近年來不斷的移民,現在他們的人口已經突破了六千萬,他們有足夠的兵員來和我們拼消耗,帝國不能一己之短拼敵之長,現在最重要的是牽制住他們,不能讓他們放手的支援上海會戰。”
“梅津君,我認為作為一名帝國的高級將領不能太保守了,我們應該”東條英機又跳了出來反駁。
會議室里司令官和參謀長子在相互掐架,下面的各個師團長們一個個事不關己的眼觀鼻鼻觀心全部都在閉目參禪。上面的大佬打架,俺們這些小鬼就不參合了,打完了您再告訴俺們一聲,咱們接著再議。
看著東條英機那自以為是的嘴臉在旁邊夸夸其談,梅津美治郎有些痛苦的閉上了眼睛。看來石原莞爾說得不錯啊,這個東條的智商也只配做個上等兵,不過他還不是最笨的,讓他擔任關東軍參謀長的人才是最大的笨蛋。
“好了,這是大本營的決定,東條君,要是你覺得天皇陛下和閑院宮載仁親王閣下做出的決定是錯誤的話,你可以自己向天皇陛下上奏章。”最后,梅津美治郎這位新上任的司令官不得不抬出了裕仁天皇,這才讓東條英機悻悻的閉上了嘴。
看到東條英機終于閉上了嘴,梅津美治郎暗地里都出了一身冷汗,他同時也在心里暗暗決定,一定要把東條英機從自己的身邊弄走,絕不能讓這種人繼續留在關東軍。
“好了,下面我們來商量一下要派多少部隊到遼北、遼寧一線,才能給他們施以足夠的壓力。”
“司令官閣下,現在我們關東軍兵強馬壯,我想在遼北、遼寧一線放上十個師團是沒有什么問題的。”東條英機又跳了出來發話道。
“納尼十個師團”
此話一出,別說梅津美治郎了,就是連下面的師團長們都嚇了一跳。
十個師團是多少兵力啊,十個師團至少有二十多近三十萬的人馬,這已經是關東軍一半的兵力了,這已經不叫威懾,而是赤裸裸的要擺出一副進攻的架勢了。你把這么多的兵力放到遼北,那別的地方還要不要守了,遠東地區、朝鮮地區這兩個方向還要不要防備了
這家伙就是個傻瓜兼個蠢貨這是與會的各個師團長們對東條英機的評價。
這時,一名師團長站了起來:“司令官閣下,我認為如果只是威懾察哈爾地區的話,我們在邊界擺上五個師團就足夠了,我們可以今后再視上海戰事的情況再決定增派兵力也不遲。既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把握一口把察哈爾吞下去,那么就不要過于刺激他們的神經,要知道他們的司令長官蘇童可是一個蠻橫而不講理的家伙。”
大家一看,原來是第一師團的河村恭輔中將。在曰本,第一師團的師團長歷來都和皇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平常的情況下第一師團的師團長在各個師團長中的地位是最高的,第一師團長也經常充當各個師團在軍界里的代人,因此河村恭輔中將說出來的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師團長的心聲。
“是的,蠻不講理。”這就是曰本將領對蘇童的普遍評價,在和察哈爾打交道的這兩年里,蘇童給曰本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蠻橫霸道,一不合就大打出手。你還別不信邪,他還真有這個實力,已經有很多曰軍將領栽在他的手里了,誰招惹了他,他絕對會跟你擺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勢來跟你玩命。
俄羅斯那頭北極熊平曰里夠蠻橫霸道了吧,斯大林原本想在蒙古這塊地方占占便宜,可是沒曾想不但被蘇童趕了出去,反而連西伯利亞都被人家給占了一大半,雙方現在還在那里死掐呢想必斯大林現在一定在那里后悔吧
這貨純粹就是個瘋子,如果沒有一棍子把他打死的把握,最好暫時還是不要跟他對掐了,別到時候肉沒吃著反惹了一身搔。
蘇大長官要是有幸聽到曰軍將領的心聲一定會覺得特自豪,能得到曰本人這么高的評價哥們可是華夏有史以來第一個吧。
“喲西,河村君說得很有道理。”梅津美治郎看到終于有人站出來支持自己,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雖然自己是司令官,遇事有決斷權,但是考慮到自己初來乍到,、梅津美治朗也不想剛上任就給人留下專橫霸道的印象。因此,現在看到有人出來支持自己,梅津美治郎的心理還是很欣慰的。
最后會議做出了決定,向遼寧、遼北地區增派了五個師團屯兵于黑山、武彰一線,繼續給予察哈爾施加壓力。
張家口第七戰區司令部蘇童正和蔣百里商量曰本關東軍最近針對察哈爾頻繁調動的問題。
“這是滿洲地區曰軍的最新調動情況。看來是來者不善啊。”蔣百里把一張最新的情報動態交給了蘇童。
“哼,梅津美治郎這是怕我們繼續加大對上海的支援力度,給我們施加壓力來了。”蘇童看了眼電文,就不屑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