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幺一邊跳一邊叫:“快叫長遠!”
落雁嚇的腳軟,急奔出去叫人。
片刻功夫,長遠急奔進來,李小幺披散著頭發急問道:“從這里到開平府要幾天?”
長遠雖說莫名其妙,還是飛快的答道:“照姑娘的走法……”
“別照我的走法!要快!”李小幺舞著手的信叫道。
長遠忙躬身答道:“要是騎馬,急行軍,三天就能趕到韓城,從韓城到太平府,再急行軍的話,差不多五天能到開平府,要是坐車,路上緊一點的話,十一二天能趕到韓城,從韓城到開平府,要小二十天。”
“就是說,從這里到開平府,快的話,二十七八天能到?”
“是!要是順利的話。”長遠答道。
李小幺輕輕吁了口氣,立刻吩咐道:“從明天起行程要趕緊了,我要在下個月二十日前,趕回開平府,明天城門一開就啟程,你和南寧看著安置好每天落腳的地方,最好十天內趕到韓城。”
長遠一臉愕然,連眨了幾下眼睛,趕緊干脆答應一聲,出來怔了半天,姑娘這想哪出是哪出,跟爺如出一轍。想了半天,才搖著頭去找南寧和西安安排行程去了。
李小幺長長的呼了口氣,伸著胳膊倒在榻上。
落雁拍著胸口抱怨道:“五爺下回別這么一驚一乍的,我還當出什么大事了,心都快跳出喉嚨了!”
“怎么沒出大事!這武舉試原本說是在文科舉后,在五月底,離現在還有兩個多月,咱們盡可以一路游山玩水,吃好睡好,慢慢回去,可現在,王爺來信說,這武舉試要改在文科舉之前,要改到四月下旬!這要是趕不回去,可不就是出大事了!”李小幺晃著手里的信說道。
海棠正用帕子墊著手,端著鈍盅往小碗里倒花生湯,倒好花生湯端過來,見落雁一臉茫然,笑著解釋道:“咱們家二爺要考今年的武舉試,上一場二爺考了個武解元呢,姑娘早就打算著了,無論如何都要趕回去給二爺助威。”
落雁明白過來,一邊取了支簪子遞給淡月,給李小幺綰頭發,一邊笑道:“這也真是的,好好兒的,怎么說改就改了,近的也就算了,那外鄉遠的,萬一趕不過來怎么辦?”
“咱們知道的晚,開平府那邊應該早就發了邸抄公文了,考武舉的,窮人少富人多,來得及。”
李小幺一邊喝著花生湯,一邊笑答道:“窮文富武么,前一陣子我還想過這事,這武舉要是能早點考出來就好了,這一科武進士出來,正好拉出來用用。”
落雁又聽了個不明所以。
淡月眨了兩下眼睛,笑道:“那咱們還是趕緊趕回去的好,不然兵慌馬亂的多嚇人。”
“嗯,取筆墨,我寫封信。”李小幺喝了花生湯吩咐道。
海棠收了碗,淡月和落雁忙著取出紙筆,研好墨,鋪好金栗紙。
李小幺抓著筆,調均氣息,想了一會兒,慢慢寫道:“信收到,武舉提前,這一科武進士出來就能放出去歷練一二,王爺真是英明!我打算趕回去看水生哥應試,十天后進北平,然后直接返回開平府,留長遠等人在淮陽等你。”
寫完了,拎起來,一臉嫌棄的看了一遍,不到萬不得已,她是真不愿意提筆,這字寫的,還真是越看越讓人看不下眼!
李小幺折了信,裝在信封里封了漆印,叫西安進來,吩咐他趕緊送出去。
………………
林先生和智靜在開平府租了間五進帶大花園的院子,安頓下來有一陣子了,遣了人天天盯著寧王府和梁王府諸處。
東平一路緊趕,回到開平府,先直奔到寧王府,將蘇子誠的口信送到,領了蘇子義的吩咐,這才出門趕回梁王府,耽誤了小半天,出了梁王府側門,直奔柳樹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