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是吳地最喜慶熱鬧的花朝節,太平府外百花爭放,正是游春的最好時候。
一大早,太平府幾乎傾城出動,扶老攜幼,呼朋喚友,往郊外踏青賞春,游玩嬉戲,飲酒作樂,不醉不歸。
郊外但凡花木繁盛的地方,幾乎都有花枝招展的游人駐足停留,這花朝節更是滿城女伎的大日子,一年當中,女伎們可以這樣集體招搖過市的時候可不多,一個個費盡心思,打扮得如花兒盛開,坐著香車出城游玩。
那車真是名符其實的香車,車子四角掛著成串的香囊,自己袖子里再袖上幾只,車子跑過,連塵土都染滿了濃郁的香氣。
香車四周的簾子高高掛起,只有車頂還留著,因為要攔住陽光,免得曬粗了皮膚,舍不得除下,一輛輛香車極盡招搖的小跑而過,引得無數浪蕩子們大呼小叫,騎著馬忽前忽后的跟在香車旁邊,彼此調笑作樂。
往年花朝節,帶著一幫世家紈绔子弟,占下景色最佳的地方,挨個點評那些故意在自己面前挑來逗去的女伎們當天的穿戴打扮,評出個一二三來,是吳世承最大的賞心樂事之一。
當然,除了那些女伎,他也到處看那些游春的姑娘媳婦們,遇到資容出眾,能可上他心意的,那份抓耳撓腮比沒看到更難受十倍,他只敢縱馬跟后躍前,用語**撥弄,卻不敢用強,他姑母吳貴妃一向拘他極緊,若用了強,傳到姑母耳朵里,他可不敢!
可今年花朝節,吳世承倒省了心,前幾天家里就領了姑母的意思,要在花朝節這一天好好的勸勸農桑。
吳侯爺昨天一早就趕往百里外的田東縣勸農桑去了,這陪祖母到太平府外各處莊子里勸農桑的活兒,就落到了他身上。
從昨天下午起就沒得閑空兒,準備賞賜農人老者的酒食,祖母非要他親自看著準備,說讓他討點什么福壽!他這身份地步兒,還有找那些下里巴人討什么福壽,要討也得找姑母討討,那才是真有用!
吳世承腰酸背痛的歪在草廳里的竹榻上,腹誹不已,半夜三更又起來看著人準備祭品,這勸農桑要祭的神還真是多如牛毛!什么土地、城隍、真君、蠶娘娘、大柳樹、老槐樹的,這不祭不知道,原來這太平府周圍神比人多!
他足足磕了一早上加一上午的頭!祖母年紀大了,上了香就讓他代磕這個頭!這頭都磕青了!
吳世承抬手輕輕撫著額頭,暗暗哀嘆了一聲,擱從前他還敢抱怨抱怨,可這幾個月,家里上上下下都變了味,他要是敢抱怨頭磕多了,祖母只怕立時就請他吃板子!
吳世承‘哼哼嘰嘰’著往后仰倒在榻上,旁邊小廝忙媚笑上前道:“爺累壞了,小的給您捏捏?”
“嗯,輕點!”吳世承半閉著眼睛答應道:“看著老祖宗,一睜眼睛趕緊叫我!”
小廝恭聲答應,招手又叫了一個小廝過來,一邊一個半,跪在榻前,輕緩有度的給他捏起腰腿來。
吳世承半睡半醒,歇了大半個時辰,小廝輕輕推醒他,稟報說老祖宗醒了,吳世承一骨碌爬起來,趕緊進去侍候。
老祖宗這一陣子脾氣可不如從前好,連他這個手中寶心頭肉,一時不好也要大發脾氣,唉!這皇上也真是,趕緊的,該哪能就哪能得了,六爺即了大位,大家也好松泛松泛。
吳世承壓緊心里的抱怨,打點起十二分的精神,侍候著老祖宗又到莊子里看了一回今年新發的蠶紙,再拜了一回蠶神娘娘,再奉了老祖宗的吩咐,親自到莊外折了幾枝桃杏花,掰了一小筐香椿芽,又進莊子揀了幾籃子雞蛋,親自包好拿給老祖宗過了目,挑了幾個穩妥的管事和婆子捧著送進宮給吳貴妃嘗鮮。
都忙完了,天色也近晚,這一天總算圓滿妥當了,老祖宗滿意的歪在寬大異常的車上閉目養起了神,吳世承大大松了口氣,輕輕松松的騎在馬上,護著老祖宗的車駕往太平府回去。
車子出了莊子,吳世承瞇著眼睛看著遠處燦爛的晚霞,明兒得給小妙音打幅頭面送去,本來答應她花朝節給她捧場面的。
這小妮子那小腰真是妙極,搖起來讓人心熱難耐,一雙腿也好……今晚上去看她去!吳世承舔了下嘴唇,在馬上來回晃著瞄著四周。
夕陽已落,路上車馬已經稀少,算了,都這會兒了,今天磕頭磕得腰痛,只怕玩不過那小妮子,明晚再去,吳世承抬手揉了揉酸痛的腰,又改了主意,示意小廝牽著馬,自己隨著馬步搖晃著上身,閉上眼睛養起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