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820【英雄叱咤,壯士驍驍】

      820【英雄叱咤,壯士驍驍】

      學生兵團是去年征召的,一直在參加訓練,直到七七事變爆發,他們才正式拿槍成為軍人。日軍朝著學生兵團的陣地瘋狂進攻,而前線的指揮系統又崩潰了,學生兵們根本找不到長官,只能在基層軍官的領導下堅持戰斗。

      對于這些學生兵來說,這是他們遭遇的第一場戰斗,也是其中大多數人的最后一場戰斗。他們當兵的時間才半個多月,卻展現出極高的戰斗素養,而且無人后退,無人投降,大半都犧牲在和日軍的肉搏當中。

      盧溝橋事變一周年之際,日本《朝日新聞》采訪華北駐屯軍第一大隊長一木清直,此人感慨說:“(中國學生兵)面對面死戰也不肯退卻……甚至負傷幾次依然沖上來拼殺。”

      因為提前得知守軍的作戰計劃和弱點,日軍以為能輕松拿下南苑,結果遭到異常頑強的抵抗,甚至一度被佟麟閣帶領軍官教育團趕出陣地。在損失慘重之下,日軍戰斗機從承德起飛,對南苑進行瘋狂的轟炸和掃射,守軍陣地瞬間化為一片火海。

      中國守軍只能選擇突圍,而他們的撤退路線,也被漢奸出賣給日本人,遭到準確而致命的埋伏。

      突圍途中,132師師長趙登禹犧牲,是抗戰殉國的第一位師長,享年39歲。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犧牲,是抗戰殉國的第一位軍級將領,享年45歲。

      趙登禹和佟麟閣犧牲的消息,已經被《大公報》記者傳到上海,明天全國人民都會知道。

      飯店門口。

      周赫煊剛剛下車,就聽見徐志摩在喊:“明誠!”

      “你也來了?”周赫煊有些驚訝。

      今天周赫煊此行,是來參加“上海文藝界救亡協會成立大會”的,出席者主要是些左翼文人,沒想到徐志摩居然也跑來湊熱鬧。

      徐志摩說:“既然是上海文藝界救亡大會,我是中國人,又是上海文藝界的人,自然要來參加。對了,你的詩還沒寫好嗎?過兩天《春望》詩刊就要發創刊號了。”

      “寫好了,本想回去再給你。”周赫煊拿出兩張詩稿。

      徐志摩打開一看,驚訝道:“居然不是白話詩……不對,佟麟閣和趙登禹死了?”

      周赫煊點點頭:“犧牲了。”

      《沁園春·詠趙登禹》:“滾滾狼煙,悲泣山河,恨聚怒潮。聽皇姑屯里,驚魂霹靂,喜峰口上,殺寇聲高。原野山川,長城內外,奮起男兒唱大刀!宛平后,喚英雄叱咤,壯士驍驍。南苑激戰晨宵,彈雨瀉,黃亭土熾焦!痛荒郊碧血,故園凄淚;千秋肝膽,百戰魂消。彈指春秋,縱目寰宇,幾處狂徒又叫噐。雄碑下,教子孫長記,一代英豪!”

      《沁園春·詠佟麟閣》:“曉月蘆溝,怎忘當年,戰火曳空!惹英雄奮起,旗風所向,悲歌吼處,氣貫長虹。永定河邊,南苑巷內,多少男兒浴血中。一腔恨,俱凝刀槍上,怒向頑兇!天公竟妒豪英,彈飛處,焦石濺血濃。憾壯懷難已,山河未復;民崩倚恃,國損干城!浩氣長風。喚起大眾,衛我中華一脈同。西山上,有松濤夜吼,霜葉殷紅。”

      周赫煊拿出來的是兩首《沁園春》,后世謠傳為佟麟閣和趙登禹的絕命愛國詩,其實不然,這是后人為紀念他們而創作。

      比如“彈指春秋,縱目寰宇,幾處狂徒又叫噐。雄碑下,教子孫長記,一代英豪”這句,明顯是寫抗戰勝利多年后,子孫在紀念碑下為烈士掃墓的情形。當然,換成周赫煊此時“創作”出來,則可以理解成對抗戰勝利的憧憬,擁有者特殊的激勵意義。

      徐志摩反復低吟著兩首《沁園春》,嘆息說:“兩位將軍為國捐軀,當得起這等壯詞。”

      m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