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700【回程】

      700【回程】

      上海。

      李石曾翹著二郎腿,抽著香煙,催促道:“這事兒你怎么看,給個準話!”

      “還能怎么看?好事啊。”蔡元培笑道。

      他們都收到了周赫煊發來的電報,內容提到兩件事:第一,希望他們能以中央和北平兩座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名義,正式向居里夫婦發出學術交流邀請函;第二,希望他們通過自身在教育、研究和文化部門的影響,督促南京政府向瑞典遠東博物館索要中國文物。

      “我當然知道是好事兒,”李石曾吐著煙霧,坦白說,“迎回史前文物的工作,我希望交給易培基來主持。”

      李石曾這兩年倒霉透了,因為受到“故宮盜寶案”牽連,他自動辭去北平研究院院長職務,還跑到歐洲去躲了一陣子。“故宮盜寶案”的兩個主要涉案人員,一個是他學生,一個是他侄子,簡直有理都說不清。

      此事由張繼夫婦挑起,但引發的后續結果讓張繼都意想不到,已經完全無法收拾了。

      沒辦法,李石曾得罪的人太多,落井下石者不知凡幾,其中以胡適吼得最兇。

      李石曾和胡適的矛盾由來已久,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便是“故宮名片”事件——

      早在1922年,溥儀召胡適入宮閑聊,談一些白話詩和出國留學話題。胡適離開皇宮剛剛20分鐘,溥儀又派人來邀請,胡適由于沒時間,就回了一張自己的名片。

      后來因為教育改革,胡適再次與李石曾起矛盾,而李石曾這時已經主掌故宮大權。他從故宮里搜出胡適的名片,在上面寫“臣胡適,今天有事,不能請安”等字樣,還專門給名片配了個鏡框,掛在故宮里當展覽品。

      明擺著在侮辱胡適,說胡適是滿清皇帝的奴才。

      由此可見,李石曾真的心胸狹窄,毫無度量可,抓住機會就要把人往死里得罪。

      反而是胡適比較大度,看到自己的名片成了故宮展覽品,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要求與名片合影。結果呢,合影的要求都遭工作人員拒絕,讓胡適完全下不來臺。

      現在的情況是,李石曾的學生和侄子官司纏身,他必須挽回易培基的名聲,才能留住自己的臉面。而這次從瑞典收回中國文物,就是一個大好機會,易培基是最適合的人選。

      但前提是,必須蔡元培來配合,而兩人的關系卻很微妙。他們是朋友,也是政敵,他們經常合作,也常年競爭。

      蔡元培笑道:“讓易培基迎回文物可以,但這些文物,需要運到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保存。”

      這就是交易了,李石曾的人露臉出風頭,蔡元培的人得實際好處。

      “那就說定了!”李石曾一口答應下來。

      別看李石曾和蔡元培遠離政治,但南京國民政府的九個部中,超過一半的部長和副部長都是他們的朋友或學生。

      以中國政府的名義,向瑞典遠東博物館索取文物,在他們看來小事一樁。

      果不其然,李石曾和蔡元培一開口,南京政府立即任命外交參事譚伯羽(譚延闿之子)為中國駐瑞典公使,全權負責索要文物事宜,并委派易培基前往瑞典做文物交接、運輸工作。

      同時,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物理研究所,分別向居里夫婦發出學術交流邀請函,居里夫婦在三個月后回信表示接受邀請。

      到此,周赫煊的瑞典之行就算圓滿了,不僅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還幫著牽線搭橋,索要文物并邀請學術牛人。

      不管是那1萬多件史前文物,還是學術大牛居里夫婦,對中國而都有莫大的意義。

      ……

      瑞典。

      斯德哥爾摩碼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