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民國之文豪崛起 > 671【合作】

      671【合作】

      茶館,包間。

      成舍我用碗蓋撥弄著水面的茶葉,問道:“心遠,《啼笑因緣》的續集寫完以后,你有沒有創作什么新的作品?”

      “正在寫一本小說,叫《燕歸來》。”張恨水道。

      成舍我笑道:“這名字好,聽起來又是那種愛情小說。”

      張恨水搖頭道:“雖然寫的是愛情,但我更想把它寫成一部反映現實的作品。”

      周赫煊聽到張恨水在創作《燕歸來》,立即想起那部小說里的開場詩——“紅睛惡犬如豺虎,人腿銜來滿地拖”、“兵去匪來屠不盡,一城老幼剩三人”。

      張恨水并非那種靠寫消遣小說糊弄錢的文人,他有自己的追求,后來干脆致力于創作抗戰小說和諷刺小說。可惜,他后期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都不出名,反而是談情說愛的小說更受歡迎。

      “反映現實好啊,難道是寫東北抗日的?”成舍我問道。

      事實上,張恨水最初是寫新聞稿件的記者,成舍我感覺他的短篇小說很不錯,就慫恿張恨水寫長篇,于是《春明外史》出爐了,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沒有成舍我的鼓勵,就沒有《春明外史》,更沒有《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緣》。

      “并非東北抗日,而是描寫西北的故事,”張恨水悠悠說道,“我去年走了一趟西北,甘肅和陜西兩省猶如人間地獄。那里的軍閥橫征暴斂,抓丁拉夫,弄得民不聊生,跟十年前的山東、河北沒啥兩樣。”

      成舍我驚訝道:“西北的情況那么遭?”

      周赫煊心想:西北如果不是那么遭,紅軍又怎么站得住腳?

      “你們知道,在甘肅種植面積最大的作物是什么嗎?”張恨水問。

      “麥子?”成舍我猜測道。

      張恨水搖搖頭:“并不是。”

      周赫煊嘆氣說:“罌粟。”

      “對,就是罌粟,”張恨水一臉悲愴,“甘肅省內最肥沃的土地,全都用來種罌粟。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這些地區在晚清時期,屬于甘肅農業最發達的區域。而我去年到那里時,眼中看到的全是罌粟苗,甘肅的農民基本靠種植、加工和販賣鴉片為生。”

      成舍我震驚莫名:“怎么可能?就算當地政府禁煙不力,也不會鬧得全民種鴉片啊。”

      “因為當地政府在鼓勵啊。”周赫煊冷笑道。

      “政府鼓勵?”成舍我疑惑道。

      張恨水點頭說:“當地政府確實在變相鼓勵種罌粟。南京中央政府號召禁煙,甘肅地方政府趁機‘寓禁于征’,向所有農民征收‘煙畝罰款’。比如在張掖,甘肅省財政廳規定每年當地必須繳納20萬元煙畝罰款,不管你種不種鴉片,都必須繳納罰款。為了提高地方官員的積極性,省財政廳甚至給縣長提成,縣長收到的罰款可以從中提5%,地方官員自然往死里收禁煙罰款。而農民們不管種什么,都要繳納煙畝罰款,那還有誰會傻到去種糧食?”

      “豈有此理!”成舍我氣得拍桌子,“如此以往,農民都種鴉片去了,沒糧食還不都得餓死?”

      張恨水說:“已經餓殍遍地,土匪橫行了。甘肅不僅有煙畝罰款,還有各種苛捐雜稅,比如‘柴捐’,老百姓必須按時繳納定額‘官柴’。有些地方樹木盡毀,百姓砍不到柴,只能拆了自家房子,把木料上交政府抵捐。”

      “朱紹良該殺!”成舍我咬牙切齒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