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林是刻意在展示自己的一些若隱若現的實力和關系給麻樺騰看,就當是一個考核,考核這個華國人最后是頑固不化的死腦筋,還是能為自己出謀劃策的良士,現在看來,卻大氣得有點出乎他的預料。
麻樺騰說話的節奏很穩,看來確實有豐富的講課經驗:“國家的發展,無論是華國,還是你在非中共和國的三角洲地區,都應該遵循阻力最小的原則,違反這個基本原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招來大禍,而現在三角洲地區,就有這個問題,我接下來再說,先說說華國……”
齊天林點點頭,不介意的聽人家上理論課。
“建國那第一次的通過陸上方向加入蘇東陣營說明了那時國家領導人的慧眼魄力,保證了華國的建立,而第二次向海上的打通更加表現了眼光,帶來了迅猛的發展,那么現在……我已經離開華國系統好幾年,不知道現在的方向是怎樣的,但是我這種論調,一直都有人在堅持,我能看到的,一定也會有人看到……”
“那就是,現在美國人知道自己已經走在帝國的下滑線上面,一定要騰出手來戰略東移,只有經濟能力最強大的亞洲才能平衡美國現在陷入的經濟危機,也最需要防備華國這個有可能取代美國的新興大國……”
“而基于競爭和防備的心態,幾乎所有沿海周邊國家都會站到美國的陣營,從我最近查看到華國沿海周邊各種摩擦就證明了這一點,這讓華國在海洋方向的政治、經濟跟軍事阻力陡然加大……但還是那句話,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這個時候華國的陸地方向就呈現出歷史上最好的時期,華國跟俄羅斯、中亞國家、巴基坦斯以及伊瑯的關系都能各取所需,求同存異!”
齊天林還想加上中東,不過想想阿聯酋不能全面代表中東,很多中東國家對華國也還是有戒心的。
麻樺騰說得宏偉:“這種戰略態勢,決定了華國下一步的國家發展方向就應該沿著陸路向西,打造以華國、俄羅斯、伊瑯、巴基坦斯為連接紐帶,以印度和中亞國家朝鮮半島為外延的大歐亞共同體!”
“一來可以平衡歐洲共同體,二來可以平衡以美國為核心的海洋國家聯盟,重新打造一片新的空間出來!”
齊天林自己都沒發現自己帶點詢問的口氣:“那沿海就拱手讓人了?”
麻樺騰笑得跟諸葛亮似的:“反復糾纏兜圈子玩兒不行么?進進退退的掌握好松緊程度,這種外交把戲比打一仗輕松多了,很簡單,你們不是要折騰么,那我就不跟你們玩兒了,全面減少各種經貿往來,把所有的力量轉移到西部去,建設發展中亞去,看看是身邊的強大華國能影響你們的經濟,還是那個遙遠的美國能幫你們!”
說到這里,他看著齊天林:“這就是為什么我想留在你這里,我在體制和系統里面看得見的東西也很多,有些東西真不是我們能改變的,所以我想在你這里,跟隨你這個扁平化的架構,更能有效率的施展出戰略上的目的。”
齊天林其實已經聽得點頭了,但能裝模作樣保留底線:“這還是你在為華國謀劃,跟我無關!”
麻樺騰有點急:“不矛盾!你在中亞地區獲取利益,可以跟華國交纏在一起,不會讓你損失,美國人也會認為你在代表他們制衡華國人的中亞戰略,還會扶持你,支持你!非洲也是同樣的道理,我認為華國目前真不具備到非洲來伸手的能力,重點應該是在中亞,這是有明確數據的,僅僅蘇丹,分裂前后,我們的損失就是巨大的,幾乎每一次非洲的政局變動伴隨都是華國的巨大損失,與其這樣,不如讓你來獲取這個利益,我有這個信心!”
終于說到自己身上了,齊天林點點頭:“關于我你有什么信心?”
麻樺騰就開始皺眉:“你也許從商業利益的出發點,架構了很多立足基礎,從歐洲國家之間的貴族、商貿軍情等等方面的關系,到中亞、中東各國的基地人脈布局,都給你提供了相當多的資源,我不知道你的這種布局心態,究竟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又是基于一個什么心態,總之是跟華國不抵觸的,對你各地的事業經營都非常有用,能起到相互支撐的良性循環,但是目前你在非洲的戰略,真的有些危險!”
這時候說危險,說服力就大得多了,齊天林點點頭,又點燃一支雪茄:“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