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勘察
齊天林不是隨便找個地方就開挖的,在mi6找來的核專家面前,日本人這種好幾十年前的核電站分布結構,一清二楚,何況電力公司在爆發海嘯地震以后,也展示過不少之前的照片,只要專業人員一分析,就能畫出詳盡的圖紙,齊天林選擇的這個位置正是反應堆壓力容器上方,理應是核泄漏的最危險點,也就是燃料棒的儲存位置,之前是敞開的,利用適量的循環冷卻水保持溫度,之前的爆炸正是因為日本政府跟電力公司方面都宣布因為這里的冷卻水受到地震海嘯的影響失去效應,導致容器溫度升高最后爆炸泄漏。
但眼前顯然不是這么回事,齊天林切削的是一個極為嚴密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覆蓋層,這絕對不是從空中灑下來混凝土那么簡單,這是工工整整好整以暇覆蓋建造的!
這個反應堆在空中拋灑混凝土以前就已經好好的把這里的反應堆用鋼筋水泥包裹起來了,換而之,這里已經能夠嚴密的壓制住核物資的輻射擴散!
齊天林的深挖超過大半米深,都還沒有看見底部,他只是在刨開混凝土看見鋼筋的時候拍了照片,剩下就放棄了,自己腳下站的這個地方已經確認完全沒有任何泄露,他把注意力放到周圍的殘骸上,整個三號幾組的爆炸殘骸……
因為從空中拋灑過大量的水泥,這個殘骸的表面已經被掩蓋了很多細節,但是垂直面才是齊天林尋找的地方,空中的水泥反而沒有太多遮擋住,打開眼鏡旁邊一盞小小的led燈,極小的見光范圍中,齊天林幾乎是在墻面摸索著一寸寸的查看。
如果來一位專業情報人員,大概就會把個別細節遺漏過去了,但是在齊天林這樣的專業軍事人員眼中有些東西就被他一眼就注意到。
頂部完全塌陷,四面墻只剩兩面半,也有很多被爆炸沖擊波撞開的水泥墻面,只余下了每隔幾米的鋼筋水泥骨架,在可以找到的福島核電站現況圖片上都是能看見的,正是這個細節讓mi6的專業人員有些懷疑,因為那種狀況下的爆炸,周圍的水泥墻面都崩掉了,為什么骨架卻可以留存下來?
齊天林在現場觀看覺得卻是可能的,因為這個建筑的內部當時的爆炸是整體向外的,受力能力較小的墻面肯定就先塌陷,只要一崩開,壓力就沒有,骨架也就留存下來,但是他在現場首先是關注到一根留存骨架柱子上有不同的撞擊痕跡,是在爆炸一瞬間留下的,作為一個在戰場上長期使用炸藥的人來說,墻面的痕跡很明顯有不同的爆炸角!
爆炸的時候,力量是有一個中心點然后向四周輻射的,齊天林眼前的這根柱子上留下的撞擊痕跡,只能說明這里是多點爆炸,而不是之前宣布的一次性反應堆爆炸!
靠著戰刃跟led燈泡的細小范圍,齊天林摸索墻面終于發現了一點點痕跡,最終沒有取下來,而是先拍照,然后摘掉自己的面罩,露出鼻孔,湊上去在這個充滿核輻射的區域里面深吸一口氣,那種熟悉的硝酸味道,爆炸前還屬于聚異丁烯的材質味道,輕輕的被他呼吸到,這里是用c4炸藥安放好以后,在鋼筋混凝土已經完全封閉好反應堆以后,才有計劃有步驟的人工引爆的,人工引爆了這個根本不是核輻射泄漏根源的點,制造出核泄漏的假新聞!
齊天林基本已經可以確認這個推斷了,伸手用戰刃在墻面剜下了這一小塊帶著爆炸殘余物質的水泥,小心的用皮包里的塑料封口袋裝好,轉身悄無聲息的離開這里了。
周圍幾十公里范圍內都沒有什么人,黑壓壓的土地上,鬼影一般矗立的電廠建筑物,都顯得這里帶有說不出的陰森恐怖氣息,沒有燈光,沒有聲音,除了海水一次又一次輕微的拍打著岸邊那些拒馬,齊天林靠近了海岸線回頭看看這個地方,真的有點無法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這樣詭異的場所存在,在日本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狠得下心來劃出一個數百平方公里的無人區,故意人為的炸掉這個正常運行的核電站,掩蓋來自海面的更大核輻射,這得是多壯士斷腕的手段,倒也符合日本人一貫的風格。
齊天林再也沒有回頭看一眼這個地方,這里不過就是一個假象,為了掩蓋來自海面的更大輻射,現在他基本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證據跟情報,要返回都是可以了。
不過他自己打算把這件事磨蹭個四五天,然后自己也乘機在日本逗留幾天才回去復命的,哪有這么手到擒來,輕松完成任務的,mi6要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