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鎮旅游區是一處漢文化富集區,芒碭山群有10多座山頭,面積約14平方公里,文物景點大小30多處,且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的也有10處以上,重要的文物如此集中乃芒山首屈一指。其中價值較高的有梁孝王墓、梁孝王王后墓、柿園西漢壁畫墓、僖山金縷玉衣墓、僖山西漢梁王墓、漢代梁王室陵墓群、僖山畫像石墓等,皆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陵墓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規模上都在國內漢代陵墓中都名列前茅。同時這里還有眾多的漢代傳說故事,可謂漢文化富集區。
名山、名人、名城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為芒山鎮芒碭山留下眾多的藝術瑰寶和名勝古跡,作為名山,芒碭山其秀美險峻的風貌也是平原上的仙女,美麗動人。這里有面積達數千畝的柏林景觀;再次發生的歷史故事豐富多彩,與此相伴的有孔子、劉邦、陳勝、梁孝王,水滸三圣等歷史名人、更有李白、李賀、韓愈等文人墨客的到訪留下許多壯美詩篇;芒碭山位于中原與徐淮的交匯處,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上兀立而起,是豫東平原制高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這里又號稱天然城堡,自古至今,這里稱為山城,至今秦漢碭山遺址尚存。當年,民族英雄魯雨亭將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是依據芒碭山地勢積極參與抗日救國斗爭!
當今芒碭山所在的芒山鎮更是以獨一無二的秦風漢韻的風格吸引著更多的海內外名人與政治人物到訪,例如張震、遲浩田、二月河、劉云山、劉淇、徐光春、盧展工、大山等等,旅游資源集名山、名人、名城三位一體,相互烘托效應明顯,可謂旅游一絕。特色文化、傳統文化豐富
芒山廟會:芒山古廟會起始于唐而興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廟會會址位于芒碭山風景區保安山南麓,是一處以物資交易、旅游觀光、信息交流、文化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廟會。廟會一年兩次,分別在農歷三月二十日和十月初五開始,會期十天左右。古代廟會以敬神上香、求子祈福為主要活動,現在的廟會主要是文化旅游活動,廟會上各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土特產品、民間特色小吃、民間絕活等古漢文化性質的娛樂活動,廟會期間推出各種漢文化禮儀展演活動。
芒山廟會不僅為各路商賈、游人、香客提供了一個增進友誼、交流合作的平臺,在蘇、魯、豫、皖四省具有較大的影響,對于傳統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也有很大的幫助。
劉氏祭祖:每年農歷四月初一。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在永城芒碭山斬蛇起義,創立了楚漢之爭及兩漢400多年的帝業,芒碭山歷來為天下劉姓之朝圣圣地。
漢文化傳揚:漢朝的建立使華夏族有了另外一個名稱——漢人,漢朝是中國第一次經濟文化全面強盛的大一統多民族朝代,促進了民族的融合與漢人的壯大,而作為漢朝的發家之地——芒碭山,歷來保持這傳統的漢禮與傳統文化:漢家禮儀、漢服、漢語、漢字、民俗、姓氏等等一系列的華夏文化的民族符號芒碭山有理由與義務傳承與發揚,不忘本的民族才是優秀的民族,勇于發揚華夏精神。在此可以著漢裝、行漢禮、了解我漢家文化禮儀,更有一年一度的成年禮和成童禮召開,影響甚大。
特色農業文化旅游:芒碭山周邊春游花,夏賞景,秋有果,冬有雪。春天漫山遍野的杏花梨花、槐花、桐花、油菜花、山花爛漫,夏日小麥成熟、山杏采摘、草莓采摘、黃桃品嘗,喜歡品嘗自娛自樂,秋天賞落葉,品酥梨、蘋果、石榴等等,秋天更是適合農家樂、賞雪景、逛年會,一年四季都有的玩,有的學,有的經歷。賞田園風光,學漢家文化。還可以品嘗當地特色菜:羊頭狗肉、水煎包、地鍋雞等。
芒山石雕:芒山石雕是當地特色之一,采用芒山石雕刻而成,有大有小,麒麟、仙鶴、獅子、大象、人物栩栩等栩栩如生,是收藏與送禮之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