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千禧年那會,漢東重工搞混改,國企那邊卡著股權比例不肯松口,說民企占比不能超過49%,離河磨了三個月都沒談下來。”
“后來離穎直接組了個局,把省國資委的主任分管工業的大老板,還有當年跟老書記一起搞開發區的老部下,全都請來了。”
“酒過三巡,誰也沒提股權的事。”
“離穎拿出老書記當年的開發區規劃圖,說了這么一句話。”
“說是我爸當年頂著壓力搞改革,就是想讓漢東有自已的龍頭企業。”
“現在機會來了,你們卡著股權不放?”
“要是這件事搞不成,我離穎沒臉回家見我爸,酒局散了就去投江!”
“結果怎么著?第二天手續就批了!”
“當然了,些都只是坊間傳聞。”
“總之,離穎可是我們漢東圈子里的大姐大,她在圈子里輝煌的時侯,我還在上幼兒園呢,甚至連靠前的資格都沒有。”
“也正是因為離穎,漢東在南方的圈內才能坐穩頭把交椅!”
“李董,我就這么一說,你當成民間野史來聽。
李志華又問,“那個離河呢?”
電話那頭的語氣多了幾分惋惜,“離河也是天才,尤其是生意方面。”
“當年那家漢東重工,混改之后徹底騰飛,成為了整個國內第一家登陸g交所的民企。”
“漢東重工的資產,直接起飛,翻了數十倍。”
“那個時侯,整個漢東的工業總產值,有一大半都是漢東重工貢獻!”
“當時重工的各種產品遠銷東南亞,是漢東出口創匯的標桿。”
“當年漢東省新增gdp,漢東重工貢獻了將近80%。”
“更厲害的,是他搞的海外私募。”
“那個時侯,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如登天,他直接飛去國外注冊基金,融來華爾街的錢投資漢東的港口基建,就連老書記都夸他敢為天下先!”
“再后來,他跟國外的知名大學搞人才引進計劃,還把芯片研發團隊請回漢東大學。”
“最近這些年,為什么咱們漢東能夠走在全國前列?6就是因為離合當年留下的根!”
“那可是二十年前,當時就能擁有如此前瞻性,不是天才是什么?”
“可以這么說,現在省里的半導l產業,有一大半都是離河當年鋪的路!”
“對了,漢東重工就是現在漢能集團的前身。”
“當年離河出事之后,漢東重工就被發改委重組,在漢東重工的基礎上,創立了今天的漢能集團。”
“漢能集團如今的很多領導,甚至還有跟離河一起打過天下的小老弟!”
李志華更加詫異,“這么風云人物,是怎么出的事?”
男人一聲苦笑,“就是這股闖勁,把他給栽進去了。”
“08年的那波金融海嘯,漢東重工的資金鏈斷了,離河為了救企業,用私募資金填了上市公司的窟窿。”
“還通過老書記的關系,找了銀行部門的老大放貸款。”
“這在當時叫讓‘抽逃出資’,放到現在就是挪用資金的重罪!”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