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里。
唐詩陪著李爸爸閑聊,主要是李爸爸在問,唐詩回答。
而李東則是坐在一旁穿針引線,免得話題偏離軌道,也免得氣氛尷尬。
最開始,李東還真的擔心父親問出一些不合時宜的。
畢竟大姐在省城工作,工作單位又是漢東省公安廳。
哪怕不是部門領導,也必定見多識廣。
唐詩的很多觀點,他怕父親接不住,到時侯氣氛冷場。
只不過李東很快就發現,自已的擔心都是多余。
最開始的談話,的確是圍繞著他和宋辭,都是一些家常。
隨即,李爸爸又問起宋辭的父親,唐詩那邊也都一一作答,氣氛也不錯。
漸漸的,得知唐詩在省廳工作,話題就逐漸偏轉。
尤其是在觸及民生和警務相關的時侯,而李爸爸的話匣子慢慢打開。
李爸爸雖然只是普通工人,但畢竟是老黨員,黨性和原則擺在這里。
新聞聯播每天必看,相關報紙和讀物也都從來不落。
尤其是省內的一些報紙,更是經常翻閱。
再加上李東在天州警隊工作,所以對于警隊相關的信息,李爸爸也非常關注。
一些警隊內部的刊物,李爸爸也通過李東有了接觸。
所以觸及到相關話題,李爸爸拋出來的論點不光很犀利,而且也很獨到。
不是那種假大空,反而是針砭利弊、直指要害。
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甚至能和唐詩聊得非常火熱,有來有回。
就連李東在一旁想要接茬,都找不到機會。
李爸爸手指在茶幾上輕輕點了點,語氣帶著幾分認真,“就說現在重點推廣的那個社區安全,我們以前的老小區,前陣子總丟電動自行車。”
“我看報紙上寫什么‘網格化管理’,可院里連個像樣的崗亭都沒有。”
“網格員就算跑斷腿,又哪顧得過來?總不能凡事都報警吧?”
“警察要是每天忙著這些事,那別的事都不用讓了。”
“要我看,想要落實社區安全,不能光喊口號,得落到實處。”
唐詩聞,身子微微前傾,“叔叔您說得太對了。”
“現在省廳正推進‘智慧安防社區’試點,就是要給老舊小區補監控、裝智能門禁。”
“您說的這個問題,下一步會重點解決。”
“我上個月去基層調研,還專門記了這類老舊小區的臺賬呢。”
“按照省廳相關的部署和安排,后續會有專項資金跟進。”
李爸爸點頭,“好啊!有臺賬就好,咱老百姓就怕政策落不到實處。”
“還有個事我琢磨著也可以順便落實,現在年輕人都用手機報警,可咱們小區里不少老人不會用智能設備,真遇到急事咋辦?這點也不能不考慮。”
唐詩點頭,“叔叔,您考慮的特別周全。”
“省廳最近正在推廣一鍵報警的裝置,就裝在老人常去的社區活動室和小賣部。”
“紅色按鈕一按,直通轄區派出所,還能通步通知家屬。”
“我這次下來呀,就準備在天州找幾個老舊小區,進行試點安裝!”
李爸爸詫異的問,“小唐,你要來天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