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國那邊的工人薪酬待遇可是高多了,他們確實可以降低一些關稅、運輸費用,但生產成本會大幅上漲,甚至就算是地皮、工廠的建設等,費用也更高。”
“那邊也不夠安全,工廠一旦出現事故,損失會格外的巨大,那邊最多建造一個輔助性的工廠,或者是靠著一些承諾,拿下更多的訂單。”
前世富康公司就是這么干的,答應了投資一百億美元在漂亮國建造工廠,結果最終投資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當時漂亮國還給出了高達四十億美元的稅收補貼,最終當然也沒都沒給,因為富康公司先違背了承諾。
但富康公司卻靠著這一手,讓他們輕松的拿到了水果公司等許多漂亮國大企業的訂單,繼續坐穩行業頭把交椅的位置。
“至于說他們去東南亞其他國家建廠,目前一些服裝、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確實有向那邊轉移的趨勢,但還威脅不到我們,只是讓我們少了一些紅利罷了。”
“他們要是敢大肆的離開,正好給了我們國內一些相關企業崛起的機會。”
前世富康公司也確實去東南亞一些國家投資建廠,宣傳的如火如荼,還說那邊的工資水平更低,優惠條件更多,可卻發現那邊的良品率太差,且那邊的工人根本不愿意加班,好多拿了工資就先出去玩兩天,之后再回來上班。
而且隨著工廠開始擴建,老員工就通過罷工來要求漲薪,富康公司為了不賠償訂單的違約金,不損失信譽,只能硬著頭皮答應,而當地政府答應給的補貼,也遲遲不到賬。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殺手锏,逼著富康公司不敢走,因為東南亞許多相鄰的國家,工業用電都是國內供應的。
現在國家在西南建造的幾個大型水電站,電力基本都是瞄準的出口。
關鍵時刻一個電力檢修,就能讓富康公司的工廠停工。
不過這些都是未來的事情,現在能讓富康公司在鄭城多建一個工廠,將工廠從兩個變成三個,就是好事,他也絕對不相信富康公司敢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