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董事長也早就想跟張省長見一面,他聽說當初我們集團公司在銅城的子公司得到政府的扶持,也是因為張省長的建議。”
“而且張省長當初的許多觀點,也與我們董事長不謀而合。”
張恪清知道葛秉德說的董事長是誰,前世那位可是被稱作世界銅王,也是國內最頂尖的民營企業之一,營收常年位居前十,甚至前五。
當然世界銅王的名號肯定有夸大的地方,但也證明了這家企業直接或者間接掌握的銅礦確實非常多,也確實是行業巨頭之一。
貌似此時在全國是排行前十,前面的是八大國資的銅礦企業。
當初張恪清是跟黃志奎建議過,說應該給與民營企業更多的扶持,讓民營企業參與到一些行業,可以給那些國資的企業壓力,讓他們更快的進步。
還有在六年前,張恪清也出過主意,讓國內的企業趁機去國外低價抄底一些礦產之類的產業,這位銅王也是響應者之一。
隨著銅價的提升,當初的投資可都賺翻了。
“我也很想跟王董見面聊聊,希望以后能有機會。”
他相信機會一定是有的,比如明年的兩會,他們兩個肯定都會去參加的。
之前沒什么交集,遇見了頂多是點個頭,若是企業落戶鄭城,那以后交集就多了。
“葛總,你們公司對投資有什么大概要求,大概多大的規模,可以先說一下嗎,我們也好有個準備。”
葛秉德很謹慎的說道:“投資的要求很簡單,有足夠的地皮,足夠便利的條件,相關的優惠條件,這些當然是越多越好。”
“規模方面就不太好說了,看情況而定吧。”
“如果條件好,我們就規模大一點,年產幾億臺手機也不成問題。如果條件不太好,也未必就不投資,但規模可能要小一些,年產幾千萬臺吧。”
張恪清發現葛秉德這些話說了等于沒說,沒透露什么有效信息,完全就是在等著鄭城這邊主動開價,從而更方便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