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張恪清遇上什么事兒了,想要他幫忙?
“磊哥,你的朋友里面,有沒有做電子廠的,那種規模非常大,能給其他企業代工的。”
周磊想了想:“恪清,我認識幾個,做的企業規模都不大,也沒能力給別人代工。這樣吧,我去打聽一下,看看哪家企業符合你的要求,到時候給你組個局?”
張恪清有些失望,但還是說道:“組局就不必了,給我個聯系方式就行,我自己聯系。”
可惜這種事情不太適合跟那些黨校同學打電話,總不能告訴別人,我想拉你們省內的大企業,到我們鄭城投資,那不是影響別人的政績么。
想想許光輝跟蘇立業的關系,張恪清也沒打電話,這件事還是別讓許光輝知道了,否則許光輝肯定會想盡辦法幫忙,再牽扯到蘇立業。
下午的時候,周磊給了張恪清幾個企業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張恪清看了一下,沒有一家他有印象的。
也就表示這幾家企業的規模都不夠大,前世也沒發展起來。
但他還是感謝了周磊,把名單和聯系方式都給了商務局,讓商務局去溝通試試,看看對方是否有投資的意向,能投資多少。
隔了一天,鐘俊生帶回來了商務局的反饋。
“領導,商務局那邊跟名單上的企業都聯系過了,也跟一些排名靠前的電子代工企業都聯系了,其中有幾家明確拒絕,有幾家表示現在沒時間,也有幾家表示了會盡快過來考察。”
“對有意向來考察的,我們試探了一下對方的投資產能,估算出了對方可能的投資額,最高的一個雇傭員工數量也才兩萬,預計最高投資額不會超過四十億,對福康公司無法形成威脅。”
張恪清疲憊的靠在椅背上:“先都聯系著吧,可以作為備選。即使無法對福康公司形成威脅,能拉過來投資也對市里的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
市里有那么多開發區,優惠政策也多,還有交通優勢,吸引力應該不算小,但這些確實不符合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