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清反問道:“你知道咱們市里去年住宅用地的土地出讓價格是多少嗎?一畝超過了一千兩百萬。”
“而在之前一年,一畝地的地價剛剛達到一千萬,今年如果市里將幾個老廠區的土地屬性更改賣掉,一畝地的地價不會低于一千五百萬!”
“當然商業用地等低了許多,但他們這個項目的規劃中,住宅用地的比例可不低。”
“不說五年后,等到三年后,一畝地的地價就可能達到兩千萬,你算算他們這部分就賺了多少?”
“所以你開價三百億,莫憶城還愿意繼續跟你談。”
前世有太多地產公司,故意拿大項目,拿大宗地塊,然后部分開發,剩下的捂盤。
等三五年后,地皮的價格都可能翻倍,那時候再將項目整體打包賣出去,不用建設完成,就能賺上一大筆。
當然這也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來買地,但買下來地皮之后,他們就能用地皮來抵押貸款,完成后續的開發。
貸款不夠,就再進行預售。
拿不到預售許可證,他們也有其他的方案,比如將項目的部分股權賣掉,那些人明面上買的是項目股權,實際上買的是其中一棟樓,或者一個商場。
這里面有太多可以操作的地方,藍地集團肯定不會虧,三百億,無非就是賺多賺少而已。
“我答應建造醫院,是因為會展中心很重要,要迎接不少的展商,甚至是外商,在附近必須有一家三甲醫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