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調控嗎?
當然應該,但問題是怎么調控。
直接一刀切肯定不行,帶來的影響太大了,所以任何一項政策都需要反復討論才行,一旦有哪些沒有考慮到的地方,未來想再改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
每年全國的各行各業,幾乎都有相關的政策出臺,但許多政策其實是幾年前就提出來了,而許多政策也需要試點來驗證效果。
“校長,那可以先在一些省市做個試點,要選取不同的試點城市,一二三線都有,如此才更加的全面。”
“我們鄭城,愿意成為試點城市之一。”
“至于您說的項目減少,商品房肯定會有所減少,但保障性安居住房會增加,那些企業的員工并不會失業。”
“如果覺得那些企業的項目太少,難以維持公司運轉,其實還有一個解決辦法。”
楚致同饒有興致的看著張恪清,還有一個解決辦法嗎?
張恪清認真的說道:“校長,我記得咱們的一些國資建筑類企業,很多都在海外招攬工程,民營企業應該也可以走出去吧?”
那些國資企業招攬的工程,許多也都是政府幫忙洽談下來的,一些民營企業也有資質和技術,那為什么不能分到一些呢?
很多民營的其他行業都能走出去,房地產企業怎么就不行?
楚致同搖搖頭:“其實很多海外項目根本不賺錢,涉及到了一些其他利益。”
甚至有的項目,干脆就是虧錢的。
張恪清卻說道:“校長,但是那些國資的建筑企業并不虧損不是嗎?只是一些項目利潤低,還有一些需要補貼,這份補貼跟給民營地產公司不行嗎?您是擔心他們在項目中偷工減料,造成不好的影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