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我們還可以減少對熱電集團的資金投入,可以讓其他公共事業有更充足的資金使用,更好的改善民生條件。”
陳棟邦一聽就清楚,這件事張恪清已經同意了,那也就代表著市政府那邊都贊同。
只不過因為涉及到國資,而且也是基礎公共事業,所以才來找他匯報。
“恪清同志,聽你的描述,看來組建這個合資企業很有必要,那引入的其他股東是哪家企業,占比多少?”
其實在他當市長的時候,就已經大力提升供暖,才能讓鄭城的供暖面積,在短短幾年時間翻倍提升。
但鄭城的發展速度也比想象中更快,供暖率還是不夠高,目前還不足百分之五十,這個數據別說優秀,甚至可以說是不合格。
張恪清看著陳棟邦:“陳書記,我們計劃引入的是一些民營資本。”
陳棟邦聽到這兒,馬上皺起眉頭,就不能是其他國資嗎?
讓民營資本進入基礎公共領域,這個鄭城還沒有過呢,哪怕是市里供應燃氣的合資公司,也是跟省外的國資企業合作的。
張恪清繼續說道:“如果這家子公司,鄭城熱電集團只占股百分之三十五,您覺得可行嗎?”
陳棟邦震驚的看著張恪清,這種基礎公共事業的公司,張恪清竟想讓民營資本控股?!
“恪清同志,鄭城熱電集團的資金缺口有這么大嗎?”陳棟邦不解的問道。
除了這個原因,他想不到張恪清這么做的理由。
國資控股和國資參股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控股意味著話語權還在國資手中,也還在政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