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棟邦看著張恪清:“各醫院聯網,病例、片子等都可以調閱?那些設備型號不同怎么辦?有的設備老舊,拍攝出來的不清晰怎么辦?兩次診療結果不同怎么辦?錢從哪兒來?”
這事兒不是沒有人提過,但想要實施難度太大,而且也需要花很多錢。
各種設備需要都換成一樣的新型號的吧?需要增加電腦采購,需要租賃或者購買服務器,需要開發新的聯網系統。
張恪清認真的說道:“陳書記,我也不是要一刀切,有些醫院的設備確實有些老舊,但醫生應該明確告知患者,讓患者來做決定是否要二次檢查。”
“而且現在許多醫療設備都已經可以國產,價格比國外的便宜了許多,效果也不差,我們正好給一些醫療資源不足的地方更換設備,檢查結果也都標注出什么設備檢查,檢查人員是誰就行了。”
“如果兩位診療結果不同,也可以讓醫生一起討論,看看是哪兒出現偏差,可以促進醫術的進步,事實上很多病在不同醫院的診療結果本來就不同,患者想要的也是不同的答案,這沒什么不好的。”
“至于說錢從哪兒來,您忘了我們現在正做什么嗎?”
陳棟邦聽了張恪清的話,恍然大悟:“你是說對那些藥店、醫藥公司的罰沒資金?這個不夠吧?”
整個鄭城的藥店有兩千多家,注冊的醫藥公司也有一百多家,還有許多其他醫藥公司的代表處之類的。
可不是每一家藥店都違規了,也不是每一家醫藥公司都違規,還有不少是合規的。
罰沒資金能有多少,一兩個億肯定有,上交給省里一部分,市里能留下多少?
這筆錢看著是不少,可開發一個覆蓋全市醫院的系統就要多少錢?再更換一些大型的設備又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