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辦事人員也就沒辦法故意卡著一些手續不審批,誰那里沒有按時審核通過,登錄系統一看便知。”
陳棟邦皺著眉頭:“借用網絡的便捷,提升審批速度嗎?這樣確定可行?哪個單位來具體負責?”
張恪清直接說道:“就在辦事大廳單獨設立一個窗口,從原本負責審批的單位分別抽調幾個人來負責,我們這里簡化了流程之后,他們本來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也不必增加編制。”
“來人辦理業務的時候,只需要在一個窗口遞交材料,上午遞交,下午就能完成審批,三證一章也是一次發放。”
“陳書記,這并非是我首創,而是在其他地方已經有試行的了,尤其是江浙滬那邊,試點已經從縣到市了,說明這個模式可行性很高,值得推廣。”
“我也不是要一下子就全市推行,也可以先弄個試點,如果效果不錯,半年后全市推廣,未來省里可能也會決定全省范圍內推廣。”
陳棟邦點點頭:“你考慮清楚的話,那我肯定支持。我提一些要求吧,第一個還是要保證審核認真嚴肅,不要讓一些人鉆了空子;第二個就是允許他們剛開始效率不高,不要一下子就一日辦結,改成次日辦結,逐漸提升速度,先讓大家有個適應的過程。”
張恪清笑著說道:“還是陳書記考慮的周全,那我就按陳書記的意見去準備。”
其實不用陳棟邦說,他也考慮到了這些,不過是給陳棟邦一個分政績的機會罷了。
陳棟邦的政績越多,才越有機會提早升上去,也才能更早的將市委書記的位置讓出來。
當然他分給陳棟邦的政績越多,陳棟邦對他的支持力度也會越大,他做事的阻力也才越小。
陳棟邦臉上也掛滿了笑容:“總之政務方面的事情,你大膽的放開手腳去做,我在后面全力支持你。”
“我們一起讓鄭城更快的發展起來,帶動全省經濟更快的發展。”
張恪清離開之后,陳棟邦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他也看懂了張恪清的意思,這是政務上的一些亮眼的政績,都愿意跟他分享,這是要將他盡快的推上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