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會在宣傳的時候,做好文案,不會讓關注公眾號的人反感。”
“同時也會抽取一些幸運網友,贈送相關的產品,以此來保證賬號活躍度。”
“賬號宣傳并不需要額外的經費,那些國資品牌的企業本來也有廣告宣傳的預算,我們也不收他們的廣告費,只收取少量的產品,甚至就連廣告樣片、廣告軟文等也是文旅辦的人來做,不要錢。”
“這樣就不需要增加額外的經費,甚至那些國企還能節省廣告費,也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價值,讓他們也有更多的錢可以投入到提升產品質量,幫助企業擴張等。”
“文旅辦也可以用那些特產,吸引更多的游客過來,維持住我們的熱度。”
向洋聽完,還是不太確定:“這樣就行嗎?我怎么記得我們一些國企的廣告沒少做,可效果卻差強人意呢?”
“有些時候廣告費花了一大筆,銷量確實增長了,但所帶來的利潤卻比不上廣告費的支出。”
“你這個文旅公眾號弄一期推廣南河的特產品牌可以,經常推廣是不是不合適?”
張恪清反駁道:“向省長,但是如果其他同行都做廣告宣傳,我們不做,那品牌知名度就會下滑,很多百姓買東西,不只是要物美價廉,還喜歡買名牌產品。”
“您擔心的事情我也考慮了,所以我們不會經常推廣,而且也會找準宣傳定位,保證不讓網友們討厭。”
就比如汽水,兩樂集團的最便宜,知名度也高,但他們同時也從未停止過廣告宣傳,甚至力度往往是最大的。
靠著銷量高,讓同行不敢來搶他們的市場,只能做差異化的產品,從而保證了利潤。
那些便宜的可樂,沒有廣告宣傳,哪怕很多人喝了覺得口味差不多,可依然賣不動,甚至被認為是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