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長饒有興致的打量著張恪清,忽然問道:“恪清同志,剛才說這個項目是你促成的,你很看好純電動汽車嗎?你真的認為這個項目大有可為?”
有些干部做一些事情,并非是看好這個項目有潛力,而是覺得能出政績。
張恪清正色道:“我們國家汽車制造業曾經落后頂級國家五十年,現在還落后至少十年以上,無論是技術、品牌、市場等,都遠無法跟國外的同行相提并論。”
“這幾年國內市場看似銷售非常好,增量極快,可大部分都是合資車,我們從合資車中學到了技術,鍛煉了能力,可我們的品牌卻消失了,而且依然跟國際頂級車企有著技術差距,尤其是專利壁壘。”
“國家鼓勵新能源汽車,國際上也都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方向,但如今新能源汽車主流是插電混動力,依然有不少的廢氣排放,而且主流技術依然掌握在那些頂級車企手中。”
“純電動汽車就不同了,我們國家在電池方面與國際先進差距不大,電驅動的發動機也可以繞開國外頂級車企的燃油發動機的專利壁壘,開辟新賽道。”
“而且我們還有許多優勢,我們國內是全球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我們有著人工成本低的優勢,人口密度大,也就表示我們充電站建設后使用率更高,更容易收回成本,并且我們國家的發電量還在急速提升,用電成本低。”
“綜合以上,我認為我們發展純電動汽車很有未來,也能真正讓我們的車企成長為世界一流車企,所以我才拼盡全力要促成這個項目。”
大家都很滿意張恪清的回答,雖然這個理論很多人都知道,但敢這么做的卻沒幾個,張恪清這股沖勁是他們都很欣賞的。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