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一改過去韜光養晦的策略。
利用各種國際場合和媒體平臺,主動、強硬、有禮有節地揭露這些國家配合m國遏制華夏發展的不正當行為。
展示出華夏制裁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并宣布將制裁帶來的經濟損失,全部用于國內民生改善和科技研發。
此舉贏得了國際社會不少中立國家的理解甚至暗中支持。
這場由顧靖澤主導的經濟鐵幕行動,迅捷、猛烈、精準!
在短短半個月內,就給上述七個目標(或其內部勢力)造成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和國際聲望打擊。
它們的股市暴跌,貨幣貶值,企業倒閉,失業率飆升,內部社會矛盾急劇激化。
而華夏方面,短期內也承受了一定的陣痛(如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一些合資項目暫停)。
但憑借著龐大的內需市場、完整的工業體系、以及顧白兩大集團的雄厚財力。
不僅輕松化解了危機,反而借此機會加速了產業升級和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進程。
此消彼長之下,華夏的相對實力不降反升。
制裁風暴過后半個月。
燕城,國賓館。
氣氛微妙而凝重。
七個國家的外交使團,懷著忐忑、尷尬、甚至是一絲屈辱的心情,坐在會談桌的一側。
他們是來修復關系的。
國內的經濟壓力和社會動蕩,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不得不低下曾經高傲的頭顱。
華夏方面的代表,是一位神色平和卻目光如炬的高級官員。
他靜靜地聽著對方代表們辭懇切、甚至有些低聲下氣的陳述。
無非是表達誤解、希望重回合作軌道、共同維護雙邊關系大局等等。
待對方全部發完畢,會場陷入短暫的沉默。
華夏官員緩緩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
然后放下,目光平靜地掃過對面每一張充滿期待和不安的臉。
他沒有直接回答對方的請求,而是微微一笑,提出了一個看似不相干的問題。
“諸位使節先生。”
華夏外交官的聲音溫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過,一根釘子釘進木板,即使后來把釘子拔出來,木板上......會留下什么?”
問題一出,所有外國使節都愣住了,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華夏官員沒有等他們回答,自顧自地繼續說道,語氣依舊平和,卻字字誅心。
“會留下一個孔,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