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慢,苗木處在休眠狀態,本就是栽植木本藥材的黃金季節。
再加上村民們冬日農閑,方便請工。是以,江棠棠抓緊時機,請了大量工人來家里做工。
她出的工價高,還包一頓飯食。
不僅附近的村民都來了,甚至好些遠處的村民也結伴前來做工。
江棠棠讓何秋娘挑了幾人當監工,全權負責前期的工作。
而工人的飯菜,則在莊上請了一個婦人幫著做飯。這些婦人和地里的工人干活的工人一樣開工錢,十五文一天,包一頓午食。
如今四處鬧饑荒,江棠棠給工人開的飯菜并不算好,都是粗糧,不過管飽,吃多少個菜窩窩她不管。
做窩窩頭用的青菜,除了找莊上的人家買一些外,還有一些是家里下人在地里挖的野菜,江棠棠也時常將空間里的紅薯葉混在其中。
本來是想著反正空間里紅薯葉太多,這些人給她干活,沒給人吃肉,但給點有靈氣的紅薯葉,滋養一下大家的身體,讓大家干活的效率也高一點。
因為紅薯葉給的不多,但每天窩窩頭的量卻很大,所以大伙除了感激精神稍好一些外,村民們平日里并沒有什么別的感覺。
但有一個村民,家里十分的窮,還有一個病了多年的兒子。
那村民每天來陸家干活后,都少吃幾個窩窩頭,省下幾個帶回去家人吃。
他兒子本來病得都下不來床了,可吃了他帶回去的窩窩頭,身體居然漸漸有了起色。
開始那村民還只以為兒子是被苦到了,狠心拿工錢買了幾個雞蛋回去兒子補身子。
但兒子吃了雞蛋后,身體并沒有什么改變,反倒是吃了陸家的窩窩頭,每次吃完后,兒子的精神都肉眼可見的好起來。
他連試了幾次后,確定是陸家的窩窩頭的原因后,連忙找了陸家煮飯的幾個婦人打聽,“老嫂子,你們這窩頭都是怎么做的?味兒怎么做的比我家里的好?”
他怕有人知道他偷偷帶窩頭回去給家人吃的事,也沒說實話,只是夸張幾人的手藝。
聽到有人夸贊自己,幾個村婦自是高興,不過他們做窩窩頭的法子和平常也沒什么區別,幾人謙虛了一番,如實說了。
石大林聽了幾人做飯的經過后,發現并沒有什么稀奇后,便猜測這窩窩頭如此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出在原材料上。
于是又問起了這窩窩頭都是用些什么食料做的。
“能用什么做?不就是雜豆粉和青菜。若非要說有什么不同的話,就是除了青菜葉外,里頭還有些地里采來的野菜了。”
這個世界并沒有紅薯,江棠棠空間里的紅薯還沒有拿出來大面積推廣,所以人們都不認識紅薯,更不認識什么紅薯葉了。
江棠棠把紅薯葉和別的野菜放在一起,幾個婦人問過一嘴,聽說是地里采的野菜,也沒過多注意。這會兒答得也很隨意。
石大林卻覺得肯定是那野菜很對自家兒子病情,立即問道:“那山里采的是什么野菜?能不能給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