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拂曉,
劉協依荀攸之令,在詔安長安的董卓舊部后,密令漢軍分兵三路,征討其嫡系西涼舊部。
老將征西將軍皇甫嵩,率3萬朝廷軍主力,揮師北上蒲板,進擊河內胡軫。
驃騎將軍呂布,率領4萬嫡系并州軍,東出函谷陜縣,征伐牛輔。
第三路大軍,則是劉協欽點的年輕將軍,徐榮擔任。
由他負責攻打董卓往昔之大本營—郿塢。
為防止徐榮資質尚淺,難以服眾,荀攸手持赤霄劍,親自前往軍中坐鎮。
“陛下,你確定昨晚酒沒喝多吧?我們一大早跑這里來干什么?”
“咳咳~張將軍,在皇宮里你叫朕陛下,咱們到外面,還是以兄弟相稱,你叫我劉兄弟,我稱呼你張大哥即可。”
“張大哥,咱們不是要組建羽林軍嘛?來軍營里挑人啊!”
郿塢城下,旌旗漫天,四萬漢軍將這里圍得水泄不通。
新兵營內,兩個衣著樸素的大頭兵,真正竊竊私語。
這聲音雖小,卻逃不過周圍人的耳朵。
對于這兩個傻逼,他們紛紛拋去白眼。
咱們是來打仗的,你倆個二貨在這玩角色扮演呢?
一口一個陛下,一口一個將軍。
老子還是玉皇大帝呢!
你們是小母牛迎風劈叉—真能吹牛逼啊!
不過,打死這群新兵蛋子也想不到,站在他們眼前的,正是劉協與張繡。
聽聞劉協所,張繡著實被嚇得不輕。
現在的年輕人,這么會玩嘛?
你組建羽林軍,來戰場上挑人?
這是一般人能想得出來的嗎?
他剛想上前勸誡,卻發現身旁的劉協早已不見。
周圍士兵正有看智障的眼神,觀賞著自己。
此時張繡才發現,他和劉協的話,早被周邊士兵聽到。
為了不尷尬,對方早已溜之大吉,留自己一人在這當小丑。
“我去!”
“陛下,不帶這么坑人的,等等我啊!”
......
“傳我將領,擂鼓,攻城!”
“咚~咚~咚~”
中央的高臺上,徐榮揮動旗幟,一聲令下,大軍如潮水般向郿塢進發。
相比董卓其他兩股嫡系,郿塢城中駐防的西涼軍較少,僅不到兩萬余人。
所以,徐榮這次出征帶的人也不多,且大多由雜牌軍組成。
2萬正規軍擔任前軍先鋒,中間是一萬并州地方軍以及董卓新招募的一萬新兵。
當然,隨著董卓已死,這一萬新兵自然被劉協納入麾下。
“荀大人,您說,陛下為何特意讓我帶一群新兵蛋子。讓他們上戰場,不是送人頭嘛?”
高臺上,徐榮看著臺下那群歪瓜裂棗的新兵,不由嘆氣。
就這幫人,能上戰場殺敵嗎?
紀律還如此松散,有什么用啊?
尤其是那個小個子,總和另一個人交頭接耳的,一點部隊規矩都沒有。
一旁的荀攸手撫長須,若有所思:“徐將軍,依我之見,陛下此舉意在使這批新兵迅速成長,將其培育為嫡系之軍。現今之世,群雄逐鹿,唯有強軍方可安身立命啊。”
說到劉協,荀攸內心一陣苦笑。
這小皇帝對他可真不客氣。
自從劉協任命他為尚書令后,整個人當起了甩手掌柜,不知道人跑哪去了!
董卓死后,朝中的事務百廢待興,這些事都丟給他一個人做。
真當他荀攸是牛馬?
看來,自己有必要寫一封信,去請潁川的那位小叔叔過來幫忙了。
朝中如此多事,他一個人是真他媽忙不過來啊!
......
“殺!”
戰場上,前鋒已來到郿塢城下,各營之間,開始分工合作。
神射營找準位置,停下腳步,布置弓弩向城墻上的敵軍齊射。
先登營則繼續沖鋒,帶著攻城器械,徑直朝城墻而來。
“放箭!放箭!”
董卓的侄子,董璜站在城墻上,大汗淋漓。
聽聞董卓死訊,董家一夜之間,天都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