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話說回來。
姜星河有那個腦子嗎黎熹對此感到懷疑。
姜星河其實是一位化學工程博士。顧縝冷不丁一句話,嚇得黎熹眼睛都瞪圓了。
你說什么黎熹指了指姜星河公寓的大門,難以置信地說:他姜星河他還是化學博士
顧縝肯定點頭,對,就是姜星河。
說完顧縝轉身打開他家大門,他走到玄關處抱臂靠著墻。
屋內的暖氣鋪面涌向黎熹。
黎熹被溫暖吸引,下意識挪步到大門外面。
兩人就開著門說話。
顧縝告訴黎熹:姜星河的生母是一個小鎮高中的化學老師,這你知道嗎
黎熹還真清楚這些細節,我只知道他媽媽是鎮上教書的老師。
姜星河不僅不笨,還很聰明。點了點腦子,顧縝說:人在學習領域能取得多高的成就,其實基因就決定了八成。
勤能補拙,補的也是那缺少的兩層。那些凡是勤快學習就能學懂,就能有出息的人,其實都是基因聰明的孩子。
這話聽著殘忍,卻是現實。
那些能考入985跟211的孩子,大部分是本身就智商不錯,又肯好好學習的孩子。
天生愚笨的孩子,就算點燈熬夜苦讀到深夜兩點,也很難跨越基因智商的門檻一飛沖天。
勤奮,只能讓一個人變得比從前的自己更好。
姜家對姜星河的教育毫不上心,從他念幼兒園開始,就把他丟到全日制學校寄讀。
在初中之前,姜星河的成績都比較中規中矩,直到上了高中,他遇到了教他們化學的班主任。
受那位班主任的影響,姜星河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高考成績一塌糊涂,但化學是他們學校唯一一個滿分考生。
黎熹直咋舌,那是挺厲害。
偏科不稀奇,但偏科到某一門課程能拿滿分,也很了不起了。
高中畢業后,姜家直接將姜星河打包丟到國外,隨便找了個野雞大學就放任不管了...
姜家放棄了姜星河,但姜星河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
到了國外,姜星河靠他的社交牛逼癥,成功混入當地一個化學愛好者俱樂部。
在那里,姜星河得到了人生恩師愛德威教授的賞識。而愛德威其實是麻省理工化學工程的教授...
聽到這里,黎熹趕緊掏出手機搜索愛德威的百度百科。
還真被她搜到了。
愛德威的個人介紹很短,但每一個榮譽頭銜的含金量都極重。
簡之,愛德威是那種能被研究所三顧茅廬,請去當主心骨的超級大牛。
姜星河是愛德威手把手傾囊相授的學生,據說那位教授因病去世前,將他的畢生研究心得都交給了姜星河。
黎熹默默關掉手機,表情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這可真看不出來。
她一直以為姜星河是個不務正業的紈绔公子呢,沒想到人家是深藏不露。
想到姜對姜星河的態度,黎熹挺好奇一個事,姜知道姜星河在國外的成就嗎
像姜家這種發缺德財的家庭,如果能出一個科研大牛,那是光宗耀祖的事。他要知道,還舍得把姜星河當個廢物養在外面
早就敲鑼打鼓告知全城了。
一想到被姜當做寶貝寵愛的姜晴空,是個嬌縱跋扈的惡女。他當做皮球踢來踢去的大兒子,卻是個寶貴的科研家。
黎熹頓時就覺得有戲可看了。
注意到黎熹一直懷揣著雙手,鼻頭凍得有些紅了,顧縝說:時候不早了,先去睡,有什么時候明早再說。
黎熹立馬站直了,朝顧縝身后的派大星招了招手,才抬頭對顧縝說:晚安,顧教授。
晚安。
看著黎熹進了電梯,顧縝重新敲響姜星河的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