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如對溫如風的印象并不壞,只不過他的出身已經決定他們之間若不是溫如風直接跟溫繼禮反目成仇,都沒有辦法共存。
敵人之間,同樣可以彼此欣賞。
她不是什么圣母,會因為欣賞某個人就放棄仇恨。
那是他們的事,三皇子有三皇子的考量,同樣二皇子也有二皇子的打算。我們只管做好自己想做的,無愧于心就好。父親和哥哥已經甘心情愿地犧牲了這么多年,如果朝廷還是要求我繼續犧牲他們也是有些不要臉了。
崔安如的話,如果放在外面,估計就要有人彈劾了。
可是鎮國公府的人都知道,這些年他們經歷了什么。
國公爺已經把自己可以付出的都付出了,國公夫人活著的時候,也一直都在給邊關捐糧草,數量甚至超過朝廷發放的。
這樣的功績,變相論證鎮國公好戰的蕭讓和林知音只是不咸不淡的警告,罰俸,呵呵,真是虧皇上想得出來。
郡主,若是那個大慶三皇子真的過來,難道我們真的要把他打出去么
就說我生病了沒有辦法見客就好,若是他敢擅闖鎮國公府,那就更有意思了。
這次梁家算是完了,以為可以落井下石,結果把自己搭上了。皇上對待他們還真是毫不留情,跟安南侯不一樣。
丹朱感慨了一句。
崔安如說道:那是自然的,梁家這些年無非是因為嫂子是從他們家出來的,本來嫂子就不想管他們,哥哥宅心仁厚,也不想讓人說嫂子不孝順的閑話,才會釋放的照拂只不過他們一直以為這層關系他們可以一直用。越是看不清自己分量的人,越是容易做出讓人沒有辦法理解的事,嫂子已經跟他們斷絕關系了,他們還是覺得自己能從崔家刮下來什么利益,今日若不是他們自己跳出來,皇上還真的不知道應該嚴懲什么人。
幾個侍女聽了之后,一邊覺得梁家人都是活該,一邊覺得皇上確實有些涼薄。
有些事,他是真的明明都知道,就是把別人都當成傻子。
郡主,看來皇上只是選擇性地給我們做主。
崔安如說道:那也是沒辦法,如今邊關大捷,表面上我們占據上風,大慶還特意派人過來和談,實際上他們是過來試探虛實的。如今大夏朝廷之內,有什么可用的將領
幾個侍女聽了之后,果然都不說話了,這個問題對于他們來說,確實有些超過他們可以理解的范圍了。
與此同時,京都一處隱蔽之處。
今日表現不錯,在本王過去之前,已經穩住了局面……陸景琛目光深邃,夸獎著對面的人。
二皇子陸景榮并沒有沾沾自喜,反而非常穩重。
若不是堂兄及時趕到,只怕我也撐不住,畢竟我手里沒有那個關鍵的證人……
陸景琛笑著笑著,目光就變冷了。
只可惜這個證人,已經永遠消失了……
陸景榮并不意外:堂兄從一開始不就知道這種結果了么那個人自己也清楚,若不是堂兄出手,他的家人也早就死在別人手里了……這種只要說出來就會動搖國本的事,自然應該掩藏起來,這個不是父皇的一貫作風么……好歹,你幫那位郡主守住了鎮國公府的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