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如今的太子之位懸而未決。
而朱高熾和朱高燧又是自順天起兵就一直跟隨在他的左右。
如果他此時顯露出偏袒,亦或者直接將皇位交給朱高熾。
那豈不是平白寒了這兩個兒子的心?
更何況如今應天大局初定,他二人還有兵權在手。
朱棣意在等將二人的軍權剝奪之后,再考慮冊立太子之位,以避免手足相殘的慘劇再度發生!
剛剛朱高熾的這番見解的確是讓朱棣有幾分耳目一新之感!
他知道自己這個長子向來偏袒方子。
不過就這封奏折來看,朱高熾與方子倒是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感。
他這個大兒子行事向來謹慎小心。
雖然幫助自己協理國家,但卻很少插足國事,對于自己即位的事情更是極少發表意見。
如今為了這一封奏折,他竟然能說出這些話來。
這也讓朱棣為之欣喜。
像朱高熾之前一直保持的那副明哲保身的狀態,朱棣并不喜歡。
他有意擁立朱高熾為太子。
想讓其日后繼承自己的皇位。
他可不希望大明未來的帝王就只是一個老好人。
若是并無鋒芒,震懾不住群臣的話,那他還不如將皇位傳給朱高煦!
朱棣有意考教朱高熾,于是便又對其問道:“朕問你,如果朕真下了這封罪己詔,借此用作繼位詔書。”
“那若是有朝一日建文回來奪權,豈不是就意味著朕已經將什么事情都自己交代了嗎?”
“父皇,建文已經死于大火,難道您忘了嗎?”
“自從咱們攻入應天府的那天開始,天下就已經再無建文這個人,如今天下有的就只是懸而未決的皇位,以及一個即將即位的燕王!”
朱高熾這番果決的回答倒是讓朱棣頗為刮目相看。
他微微瞇起眼睛,打量著面前的朱高熾:“這話是誰教你說的?”
“回稟父皇,是方子!”
方子按照朱棣的旨意搬進了御馬監。
不過因為有朱高熾提前做出交代,所以方子在御馬監并未吃任何苦頭。
他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給朱棣寫折子。
而他所寫的多數都是些戳人心窩子的話。
今天這封奏折還是朱高熾矬子里面拔大個,好容易找到了一封堪堪能夠入眼的。
若不是因為他認同方子的這一想法。
他也不會冒著觸怒朱棣的風險,將這封折子送到宮中。
最近他常去御馬監中與方子見面交談,向其討教一些想法思路。
經過天長日久的接觸下來,他發現此人雖然膽大包天,但頭腦卻是異常靈敏,異于常人!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