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家庭談不上多好。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家里孩子比較多,日子勉強能過下去。
原主有哥哥姐姐和弟弟,在家里排行老三。
當時原主的哥哥姐姐正準備說對象,家里人并沒打算送他們下鄉。
弟弟從小被家里人寵著長大,當年的年紀十四歲,更不可能讓他下鄉。
下鄉名額分配到自己家里,沒有任何人跟原主說一聲,父母就報她名字。
原主當時只不過是十六歲,可以說還是個孩子。
知道要下鄉的時候,偷偷哭了一個晚上。
十四歲的弟弟沈瀚文不懂事,還嘲笑她幾句。
離開家的時候,父母給她三十幾塊錢。
算是給她一條活路。
自從下鄉之后。
原主寫一封報平安的信回去。
直至半年后才收到家里的來信。
信上的內容就是大哥娶媳婦回來了。
大姐沈寧靜準備出嫁。
家里事情比較多,家里人照顧不了她,只能靠她自己。
原主接到信又哭了一場。
從此之后。
原主再也沒有寫信回去。
家里人好像忘記她的存在,也沒有給她寫信。
她的情況家里人不知道,家里人的情況原主也不知道。
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這些情況。
沈平安從來沒想過跟原主家里人聯系。
你家在什么區,我年底回京,可以走一趟。
許衛陽看著她又道:如果你覺得不妥當的話,等你回京城后,我們一起回去。
在昌平,靠近海淀區,屬于京城郊區。
沈平安語氣淡然,我們想進城需要坐車大半天,你就別折騰,以后有機會再去看看。
好,我聽你的。
許衛陽想了一下,又問,媳婦,能不能跟我說說你家的情況
普普通通工人家庭。
沈平安輕聲說起原主的家庭情況,我爸媽都是紡織廠的工人,爺爺奶奶已經去世,家里有兄弟姐妹四人……
……
第二天。
沈平安正在忙碌的時候。
村支書媳婦紅娟大娘來了。
當她看到幾人正在忙碌,露出意外之色。
你們這幾個丫頭的手藝不錯啊。
紅娟大娘看到她們正在剪紙。
看到剪出來的福字,忍不住點了點頭。
當看到沈平安剪的年輕胖娃娃,她歡喜不已。
不禁覺得手癢癢,沈知青,會不會剪牡丹花,大娘我給你剪幅牡丹花圖。
好啊。
剛好剪完一張,沈平安把自己的工具材料推到她面前,大娘來教教我們。
正好我們向大娘您學學手藝。
周紅妹忍不住驚嘆,大娘,牡丹那么復雜的圖案,您都能夠剪出來,太厲害了吧。
這算什么。
紅娟大娘一臉笑瞇瞇,我們年輕的時候,跟你們一樣學剪紙。
剛開始的時候確實覺得很難。
隨著越來越熟練,就能剪出越復雜的圖案。
我比較喜歡剪各種花的圖案。
你們要是喜歡,我可以教你們。
大娘,我喜歡各種花的圖案。
陳秀敏第一個報名,麻煩您教我好不好。
你想學沒問題。
紅娟大娘一口答應下來,我有空就過來教你們。
不過你現在剛學剪紙,先學一些簡單的,等會兒我就教你。
陳秀敏開心道謝:好的,謝謝大娘。
客氣什么。
紅娟大娘拿起紙熟練疊折起來,現在年輕人,愿意學這些手藝的人越來越少。
這些東西也就是過年的時候大家買幾張,平時也用不上它,算不上是一門吃飯的手藝,年輕人更不愿意花心思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