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郝慶安的邏輯,厲元朗調畢方到南匯市工作,大有巴結王占宏之嫌。
通過類似托孤手法,博得王占宏好感,爭取在明年更上一層樓,直接入局。
不管真假與否,可能性極大。
出來工作,誰不想進步,尤其到了厲元朗目前地位。
他今年才五十三歲,精力充沛,在所有省委書記之中,屬于比較年輕的。
更有另一層身份,他是陸臨松的女婿,在那個圈子里口碑極佳。
雖然陸臨松已經作古,但他殘留的影響力仍然存在。
最重要的是,妻子白晴很會利用她老爸的威望,為丈夫拉攏人脈,從而贏得廣泛支持。
誰都知道,明年局委選舉,絕非一次普通選舉。
而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性過渡。
有老人,也有新人,以老帶新,為未來人事布局鋪路。
所以說,能否入局,是最終進入最高圈子的門檻。
不得不說,郝慶安的分析很透徹,也很明了。
在聽敬明主持談到那條龍的時候,特別指出,這條龍尚未變成金龍,只是身上有鱗片正在發生變化。
也就是說,羽翼尚未成形。
王瀟木腦海里突然蹦出一個念頭。
不過轉瞬即逝。
太冒險了,成功還好說,一旦失敗,自己也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思來想去,王瀟木試探的問敬明主持,“大師,您可有破解之法,把我頭上這條龍挪走?”
“施主,恕我直,您剛才是不是有個大膽想法,想要斬草除根?”
一聽這話,王瀟木頓時瞪大雙眼,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奇怪,自己想什么,和尚怎會猜出來?
好在他氣定神閑,慢悠悠說:“大師所并不準確,我怎敢在佛家圣地妄動殺念,我只是想尋求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既能化解恩怨,又能保我順暢。”
敬明主持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洞察王瀟木的心思。“施主不必驚慌,貧僧并非窺探您的心思,而是觀您面相,看出您心中有所猶豫。”
王瀟木暗暗稱奇,對這位敬明主持更加刮目相看。“那么,大師有何高見?”
敬明主持沉吟片刻,緩緩說道:“世間萬物,相生相克,龍亦有天敵。但請施主記住,化解恩怨,重在和解,而非對抗。若您能以寬廣的心胸容納對方,或許能化敵為友,共謀發展。”
勞明坤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覺得敬明主持說得在理。他插話道:“大師說得沒錯,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老板一直秉持這個原則,從不主動與人結怨。”
敬明主持微微一笑,目光轉向勞明坤。
“這位施主,您心地善良,樂于助人,但也要注意,過于遷就他人,有時反而會助長不正之風。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要堅守原則,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勞明坤聽后,若有所思,對敬明主持的話深表贊同。
王瀟木則陷入沉思,他在思考如何運用敬明主持的話,化解自己眼前的困境。
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對敬明主持說:“大師,謝謝您的指點。我會試著放寬心胸,容納對方,尋求和解之道。同時,我也會堅守原則,不讓自己陷入被動境地。”
敬明主持聽后,微微頷首,露出贊許的神色。“施主能這么想,實屬難得。愿您能化解恩怨,一路順暢。”
王瀟木和勞明坤起身告辭,離開禪房,回到大殿。
此時,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大殿上,讓整個空間顯得明亮而溫暖。
王瀟木的心情也好了許多,他覺得自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
在返回的路上,勞明坤忍不住問王瀟木,“常委,您真打算按照大師的話去做,和厲元朗和解?”
王瀟木微微一笑,目光深邃。
“和解談何容易,但我會盡力而為。畢竟,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勞明坤聽后,心中暗自佩服王瀟木的胸懷和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