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朝臣都用手指沖著九歌指指點點,真是蜉蝣撼樹,不自量力,就她這么一位弱女子,竟然也敢說來救北燕。
王上就不該在這里聽此女廢話,竟然散播謠,必定要拖出去斬首才可。
燕王抬了抬手,示意下列的群臣停止私議,在安靜了之后,這才哈哈哈大笑起來。半晌后才道:九歌姑娘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我倒要聽聽,你打算如何救我北燕!
九歌第三次躬身作揖,一揖到底道:感謝王上不怪罪九歌的狂妄,但九歌所說句句屬實。敢問王上,現在北魏和青州結盟,想要攻打南楚,王上覺得誰的勝算更大
自然是北魏了,人家兵精糧足,南楚近來爆發了瘟疫,內憂外患怎么可能打得過北魏!
就是,竟然能問出這樣的話來,真是滑稽!此女無腦,不知道王上為何還要再次浪費時間!
看樣子,王上定然要與北魏結盟了。南楚若都是這樣的人,不覆滅還等著什么!
九歌聽著周圍的人竊竊私語,沒有急著反駁,而是緩了一緩,才將目光看向燕王。見燕王沒有回答的意思,只是微笑的看著自己,就像是看著一條垂死掙扎的魚兒一般。
王上沒有回答,那是因為王上也說不好究竟誰會贏,九歌說的可對你不回答,我只能逼你了,九歌心中暗道。
燕王此時才發覺,殿下站著的這女子,似乎有些能耐。便順勢點了點頭。
得到燕王回應的九歌繼續道:為何這么說,天下的戰局從來就沒有絕對。當年三國,曹操勢力足以踏平整個荊州,可結果呢,卻被劉備等人一拖再拖,愣愣拖成了三分天下。古往今來,以少勝多,哀兵必勝的例子不勝枚舉,想來不用九歌再在這里贅述了。
你說的輕巧,戰前能衡量的,不就是那么幾項嗎雖無定論,卻是有跡可循啊!殿中一位武將實在忍不住了,出聲質問道。
沒錯,戰前衡量的不過是那么幾項,那么如今就讓我來斗膽,將這些明明已知的事情再掰開細數一遍。論軍隊數量,我軍與魏軍所差無幾。論軍備,北魏六朝古都,從無禍事,自然要比我們更精良些。論軍糧,我南楚更為富庶天下皆知。論地理位置,北魏進攻屬異地作戰,我國分期抵抗,自然是主方。論民心,北魏百姓確實要比現在深受瘟疫所害的南楚百姓更加安定一些。
哼,你這說來說去,和沒說有什么區別!剛剛那位武將不屑的冷哼一聲。
對,就是白說!九歌話音一落,私議再次響起。不過這次九歌沒有再給對方時間,這幾項諸位想必在心中衡量的時間不會比我短吧。但結果有了嗎既然沒有結果,那就意味這在這場戰爭中,取勝的因素還有其他。
話說到這里,仿佛才有了點意思。燕王在殿上正了正身子,開始聚精會神的聽九歌說起來。
現在的局勢就像是在賭坊,押大押小,全在諸位的一念之間。但往往看上去穩贏不賠的那個就是最后輸的徹底的一方。今日這番局勢亦是如此,也許明眼看上去,北魏確實站了上風,但且不說論軍力等事項,實則我南楚并不弱。但就一點,我南楚便好過北魏千萬!
切,這牛未免吹大了些吧!
就是,口出狂!世人誰不知,北魏一直都是兵精糧足,怎么在她口中,到一文不值了!真是猖狂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