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信心中暗自高興,他等了這許久,總算是能有一個機會,讓他可以重新有里有面的復出。現在自然是全力爭取。
但季光這里卻明顯有些困惑,一直以來季云信都是處理內政的好手,而季光似乎也習慣了只要是百姓民生的事都找他來商議,也不過就是前一兩年開始,季光這才開始授權他做一些涉及到軍政的事物,上次西境調兵布陣就是他的主意。
但現在季光卻有些遲疑,他原本是還在氣季云信去殺諸葛百里,而不是選擇和自己攤牌,想著自己這個兒子一路走過來也算得上順風順水了,想著借這個機會好好懲罰他一下,也好讓他有個記性。其實季光每天都在等著季云信前來服軟。
但現在看來,季云信似乎并沒有打算同自己服軟。他選擇了等待,等待一個時機立功,現在看來他等到了這個機會。
季云信看著季光不置可否,知道自己的這些小心思瞞不過他,便繼續道:父王,兒臣愿立軍令狀,三年,三年可完成新政推行,否則軍法處置。
季光此時才是生了一肚子的無名氣,自己這個兒子,寧愿立軍令狀也不愿同自己求饒。實在是讓人生氣。
但季云信話已經說出了口,當著眾臣的面立下了軍令狀,將他逼到了不得不答應的地步。
你確定要立下軍令狀季光一肚子的火氣實在沒處發泄,但一想到立下軍令狀便意味著達不到目標,軍法處置,心中有生出些不忍,不由自主的說了這句話,想做最后的勸說。
季光這句話說出口,云信卻笑了。他的父王最終還是不能完全狠下心。但越是這樣,自己越是要做出些成績看。便回道兒臣已經想好了,父王放心,定可達成。
其實季云信原本可以不用這么拼的。一來是他與季光賭氣,二來則是他知道自己苦心經營多年,軍隊方便也不過只有裴愿是站在自己這邊支持自己。而其他的將軍要么是中立,要么便是更傾向于云禮,畢竟云禮曾經隨軍出征又立下過戰功,遇到事的時候將軍們則會不由的傾向于云禮。
季云信心中自然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此時有了機會,他自然想突破這樣的困境,讓自己在軍權方面更有競爭力。所以他這才甘愿立下軍令狀。
季光看著一臉決絕的季云信,徹底把心一橫道:如此那你便去吧!
……
北魏鎮守南部應天的大將軍韓亮這幾日頗為興奮。
他奉命鎮守在這應天已經數十年,北魏的南疆與益州的北疆隔江而望,幾年前他曾提出過想要渡江攻打益州,但是當時北魏內部正在進行激烈的政治爭斗,所提出的這個建議則被北魏實際的掌權者王世聰否定,錯過了好時機,韓亮這一等便是十幾年。
眼下韓亮卻是發現了隔江而望的益州北境換了當家坐鎮的人,據細作來報,這個人乃是原本西境的大將軍,騎兵大將軍蒙毅。
這季光莫不是瘋了放著好好的司徒勛不用,非要讓一個率騎兵的將軍鎮守北境,他這是想讓戰馬踏江而戰啊我瞧著這個季光是老了,竟然辦了這般糊涂之事。難道益州滿朝文武也沒有提醒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