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點紅說的那樣,在這大先帝國,真正為國為民的,恐怕只有文祥武一派。
文祥武一派做大,對大先來說是好事,對元興來說更是好事。自打紅毛子鬧元興,元興城就沒怎么消停過。上面鬧鬧,下面鬧鬧,里面鬧鬧,外面鬧鬧,鬧來鬧去,打打殺殺,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若是換了別人,在威震四方,又手握重兵的情況下,肯定要做些什么。就算不謀朝篡位,改朝換代,也得當個權臣,把持朝政。
可是文祥武呢這老頭居然被翼王他爹擠兌到退役,乖乖的跑到元興陸軍軍官學校來當校長。他門生遍天下,想搞個正式的朝廷派閥,就是幾句話的事。可所謂的文祥武一派,并非是真正的朝廷派閥,大家只是折服于他的威名或人格魅力,自愿為他鞍前馬后。
就算是有了追隨者,這老頭也不和人爭,始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些話都是一點紅告訴我的,我相信她的情報。
你要說這老頭與世無爭,他又不是真不爭。朝廷派閥需要借助他的力量相互傾軋的時候,他該上就上,拿好處的時候也絕對不含糊。可是拿了好處之后,他又變回了老樣子,與世無爭,給人一種完全沒有進取心的感覺。
可你要說這老頭沒有進取心,他又愛才如命,甚至不惜為了人才和朝廷派閥撕破臉。他積累人才的目的是什么韜光養晦,暗中增強自己的實力
我覺得,文祥武確實是在增強自己的實力,但他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國家。雖然毫無根據,但我就是這樣認為的,因為這老頭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如果非要找個根據,那我只能想到他在醫院時和我說的那番話。
前面的話我記不清了,但最后的兩句話我記得真切。
——男子漢大丈夫,當志存高遠,統領千軍,或是保家衛國,或是開疆拓土,青史留名,這是軍人最大的榮耀。
——槍理小子,你可有此志
宣盛候拉攏我的時候,勸我為將來考慮。一般來說,勸誘都是這么說——我雖然沒勸誘過人,但我審過人,審問和勸誘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讓人改變想法。只不過審問是為了讓犯人開口,勸誘是為了讓對方加入自己所在的陣營。
所以這方面的事我是懂得。絕大多數人在面臨這種選擇時,都會優先考慮自己。正因為如此,審問也好,勸誘也好,都會擺出一副我是為你好的姿態,讓對方以為你真的是在為他考慮,然后認真考慮你的話,從而改變想法。
文祥武和我說的,卻是保家衛國、開疆拓土、青史留名,還有軍人榮耀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各位看官請不要誤會,我沒有輕視這些東西。只不過對于當時的我來說,這些東西遙不可及,已經到了虛無縹緲的地步,按理說我根本不會去想這些東西。
可是我卻接受了文祥武的勸誘。最初我以為,我是受到他的情緒感染,一時沖動,才接受了他的勸誘。然而我并不是個容易沖動的人,至少在輟學之后是這樣的。從輟學到現在,我沖動的次數用兩只手就能數過來,醫院的那次肯定不算在內。
后來我認為,我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就當時的情況而,我只能依附于文祥武的勢力,只有這樣我才能安安穩穩的生活,才能有好前途。但是現在,我又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