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江是真的喜歡小動物。
不過她不喜歡小動物這種說法。貓是貓,狗是狗,鳥是鳥,所有的動物都得分開談,不能用小動物這三個字一蔽之。
為什么不能用小動物呢
因為‘小動物’這種說法太隨便了,就像人說小貓小狗,感覺就像是隨口一提,和自己沒什么關系,也毫不在意。
一說起這個話題,縈繞沙發周圍的尷尬氣氛瞬間消散,羽江臉上的寒冰也融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輕松的氛圍,一張散發著光亮的臉,以及一雙活潑好動的眼睛。
說小什么什么,也不一定是不在意啊。
她現在的樣子讓我感覺十分新鮮。就感覺在陰暗的走廊里走了很久,突然看見了光亮,心里暢快得很。
你看,稱呼比自己小的人,不都是叫小什么、小什么的嗎
那是愛稱,和小貓小狗,小動物里的‘小’,用法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比如說,小人,和小人兒,這兩個小就不是一種小。
確實。我認同的點了點頭,但是,小貓小狗,還有小動物,也有愛稱的用法,關鍵還是看人怎么想。人在意,就是愛稱,不在意,就是隨口一提。
那你口中的小動物,是愛稱呢,還是隨口一提呢
哈……我的話,一半一半吧。我聳了聳肩,我沒那么喜歡動物,但我也不會不在意。其實,小時候我還是挺喜歡貓啊狗啊鳥啊什么的,別的孩子都拎著樹枝攆貓攆狗玩,或是扣雀子,掏雀子窩玩,我就不這么玩。
那你玩什么
羽江托起下巴,長長的睫毛快速的眨動了兩下。
我一般都和人玩,一天到晚跑來跑去的,挺有意思。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去白馬口聽書,聽的是《漠大俠》。那天講的是漠大俠救狗,可有意思了——我估計你沒聽過啊,我就不給你講了,怪長的。你只需要知道,那是個救狗的搞笑故事就行了。
那天也是巧了,我們回家的時候,剛好碰上幾個小子,拎著樹枝攆狗。當時也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說救狗啦!當時我們幾個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嗷’一嗓子就都沖上去了。那幾個小子當時就蒙了,被嚇住了,扔下樹枝撒丫子就跑,一會兒就跑沒影兒了。
誒,還別說,說書的講的挺對的,狗是真通人性!我們把那幾個小子攆跑之后,那條狗就跟我們撒歡兒。我們和它玩到天黑,等回家的時候,大家都蒙了。誰家都不富裕,養人都費勁呢,拿什么養狗啊
我們不敢把狗帶回家去,就商量怎么辦。洪果力——就是我一哥們兒,說不如這樣吧,咱們找個地方,給它做個窩,然后每個人午飯剩下點吃的,給它送來。我們覺得這主意挺好的,就這么辦了。
一開始幾天還挺好的,每次到那兒狗都在。我們一來,就跟我們親,搖尾巴,可有意思了。到了第幾天來著狗突然沒了。我們就找,從放學找到天黑,沒找著。
說到這里,我感覺心里有些不舒服,就稍稍停了一下。
那條狗……是不是有主人的回家了
羽江的眸子里閃爍起擔憂的光芒。我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
不是這么回事兒。我們中間有個小子,會搓草繩。他給狗子——就是那條狗,我們給它起名叫狗子。他給狗子搓了條繩子,套脖子上了。一開始我們都在找狗,找活物,沒注意腳下,所以都沒找著。等到第二天,我們又去找,這次找著東西了。
你們……你們該不會是找到了那條草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