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其他三個軍官為什么不在?
這里就不得不說明一下我們第七軍團的情況了。
在大編制上,我們第七軍團和其他軍團一樣,都是由兩個師組成,每個師轄數個團。但是和其他軍團不同的是,我們第七軍團沒有炮兵,而且常年不滿編——準確說是常年處于嚴重缺編的狀態。至于缺編的程度,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以我們315團為例。除去團直屬部隊,我們團一共有三個營,每個營只有兩個連,每個連只有兩個排,每個排只有二十多人,編成三個班,一個連算上軍官和勤務兵只有六十人左右,六個連加在一起只有三百六十人左右。
警衛排、通訊排之類的直屬部隊也都不滿編,排里基本只有十幾個人。唯一滿編的是運輸連——準確說,運輸連是超編的。在正常編制下,一個運輸連是120人左右,配置24輛卡車,我們團的兩個運輸連人數都超過200,卡車數量都超過50,處于嚴重超編狀態。
但是他們車也好人也好,很少在軍營里出現,因為他們一直在外面給人拉貨,為上面的人賺取外快。
不單是運輸連和他們的汽車,我們第七軍團的步兵也經常出去給人家干活。比如說給電力公司當鋪電線桿的力工,幫忙挖坑、豎電線桿,或是承包清雪工程之類的。賺到的錢上面拿大頭,當兵的拿小頭,帶兵出去干活的軍官拿零頭。
這其中只有大頭和零頭是拿現金,小頭是見不著現錢的。帶兵出去干活的軍官負責用這些錢去買些煙酒糖茶之類的東西,然后把東西分下去,讓下面的人享受一下,或是讓他們去某家飯館大吃一頓,這就算完事了。
小頭花完剩下的錢,就是零頭。剩得越多,零頭就越多。有些軍官為了能多拿些錢,會故意少買東西,或是少點菜、點酒。不過他們也不敢做的太過分,畢竟下面的兵都是活人,是會鬧的。萬一事情鬧大了,這些人就要吃不了兜著走。
當然了,我是沒做過這種事的。
第七軍團變成這副模樣,上面的人固然有錯,但錯也不全在他們。當初第七軍團奉召進京駐防,理由是“維持當地治安”。那時候共和派鬧得厲害,立憲派也趁機起事,整座元興城亂成了一鍋粥。
鬧事的大多是元興人,當時只有近衛軍團和第三軍團在元興城駐防,他們不想得罪本地人,就聯合警察總署向皇帝提出建議,從外地調了一個軍團過來,讓他們去鎮壓亂黨。結果這一亂就是10年,第七軍團也在元興呆了十年。
共和派完蛋那年,立憲派趁機奪權。因為第七軍團長期打壓包括立憲派在內的亂黨,所以立憲派得勢之后,第七軍團不斷受到打壓,部隊也不斷被裁撤。從那時起,第七軍團就開始逐步喪失作戰部隊的職能,一步步轉型為“治安軍團”。
第七軍團本來是奉召進京駐防的,結果進京之后啥正經事沒干,還得罪了一大票人,軍團也被折騰的不成樣子。就算是脾氣最好的人來了,遇到這種事,心中也會有怨氣。怨氣積累的久了,自然就不想好好干活了。
我出生的時候,立憲派已經得勢,入伍也是兩年前的事。在那之前發生的事,我大多是不知道的,只知道一些人盡皆知的大新聞。這些事是我在剛入伍的時候,從老兵那里聽來的,而老兵也是從他眼中的老兵那里聽來的。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