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里,屋內的幾人皆同時沉默。
明昭月不由想起杜念珍夫婦說過,自己約莫是在七八個月大的時候,被他們在一個雪地中抱起來的。
時間,地方,還有各種情形都重合,令她無話可說。
所以,蘇家夫婦當真是她的父母。那蘇懷夕……便是自己的同胞兄長
難怪明昭月總是覺得,自己看蘇懷夕時,老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那種感覺就好像看明晏一般。
明明對方是個陌生的男子,可當對方無理由靠近自己,行事說話甚至有些逾越時,明昭月不僅沒有生氣,心中還覺得親切。
她以為自己這是對于江湖人不拘小禮的認同,沒想到卻是因為血脈相連。
可他們找到自己,僅憑耳后的那塊紅斑嗎明昭月記得,當初在白府第一次見到蘇懷夕時,就察覺到他看自己的目光有所不同,總是暗暗探視。
明昭月不由看向蘇懷夕,便聽他道。我從小在洪荒門長大,爹娘總是告訴我,當初他們弄丟了我的孿生妹妹。我知道妹妹跟我一樣,耳后有塊紅斑,這些年我便常年游歷,尋找耳后有紅斑的同齡女子。那日在白府見到你,我第一眼便感覺你與別人不同,我心中十分親切,又發現你的耳后有一塊和我一模一樣的印記。
說到這里,蘇懷夕垂頭,似乎有些慚愧地開口。我讓你暗中查過,你是盛京城明輝將軍的女兒。而明將軍夫婦常年駐守金煌城,這一切是能對上的。
明昭月知道,這一世,爹娘將她是養女的身份藏得極好。即便是蘇懷夕去打聽,若不在駐守邊關的林家軍中打聽,是不會查出自己是撿來的。
而且這么短的時間,也不來及去探查這么多事。所以,父母駐守金煌城這一個線索,便足以讓蘇懷夕聯想。
那晚我送你的糕點,確實是母親親手做的。你吃了一口,說不夠甜,你不知道我當時有多高興。因為那盒糕點母親做了二十年,以前都是做甜的,只是那日忘記放糖。你雖從小不在爹娘身邊,但你血脈里便能記住那個味道。
蘇懷夕越說越激動,越說越興奮,大有沖上來拉住明昭月的沖動。
那日你說要回盛京,我想了許久,應該回洪荒門告訴爹娘我找到妹妹了。我們還商議,即刻跟隨你回盛京,見到你的養父母,說清楚這一切。沒想到我們剛下山,就聽說你被劫匪帶走。
聽到這里,明昭月便將什么都聯系起來了,以前許多疑惑也迎刃而解。
怪不得在叛軍營地,蘇懷夕看著很是關切照顧自己,時時都護在自己身邊。而自己讓他帶她去追明楓,他也照做。
原來那個時候,他就已經認定自己是他親生妹妹。
蘇夫人顫抖著從腰間掏出一張舊的折好的紙,她小心翼翼打開,只見上面畫著一個花色鮮亮的襖子。這是當初裹在你身上的那件襁褓,脖上還有個金鎖,是我父親留下的。
那金鎖明昭月沒來由看著有些熟悉,卻不記得自己戴過。
一直沒說話的明晏開口。那金鎖月兒確實有一個,一直被母親收著,還有那襁褓也是一樣的。母親以前從未拿出來給月兒看過,也瞞著她不是明家親生血脈一事。可母親總暗中對我說,若有一日月兒想尋父母,這金鎖和襁褓便是證物。
明晏此,再一次將蘇家夫婦的話坐實。
想來,他也是提前確認好了這些細節,才讓蘇家人留在此處,一直等明昭月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