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來了之后,家里的東西再也沒丟過,為什么呢?
因為他是個大人,又是個秀才公,村長都要敬重三分。
加上蓮花坳的人家少啊,一共就這么十幾二十來戶人家,百多口子人,只有村長,沒有里長。
好不容易有個秀才公,都敬畏著呢,溫潤也不怕他們怎么樣。
他們家在西頭,東頭住著的老賴子馬三兒,在他來了之后,就再也不敢來王家欺負三個孩子了。
而且馬三兒是個光棍兒,家里沒別人了,他家里的那幾畝地,也是草長得比莊稼高。
在王珺走了之后,馬三兒就經常來王家順東西,還好有楊大叔在,他不敢太明目張膽,但是小偷小摸的也沒落下。
三十好幾的人了,也沒有娶媳婦兒,是村里的一害。
現在溫潤來了,他就不敢來王家了,溫潤還給楊家的孩子起了名字。
以前都是老大老二的那么叫,楊大叔也沒什么文化,更不會給孩子起名字。
現在好了,老大叫楊木,老二叫楊林,老三就叫楊森。
楊大叔叫楊大生,楊大嬸姓張,楊張氏。
溫潤在這里算是落腳了,日子過得不溫不火,但能保證他跟三個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冷到熱到,就很好了。
其實溫潤還盤算了以后的日子怎么過。
甚至晚上還跟三個孩子躺在炕上,一邊給孩子們打扇,一邊跟他們商量:“我們今年就先這樣過了,明年我想買一些地。”
“哥夫,你不是說,我們種不了地嗎?”大弟弟王玨有些意外:“那還買地?”
“我們買地不種,可以租賃出去啊?多買點地,可以收少一點的租子,只要夠咱們四口人吃的糧食就行了,再有點富裕的,以備不時之需。”溫潤跟孩子們分析:“現在趁著還有點錢,置辦一些產業是必須的,錢是沒辦法生錢的,但是地可以種莊稼,起碼咱們不愁吃喝。”
一家弱的弱,小的小,溫潤不得不讓長久打算。
“哦。”這回孩子們懂了。
“等我們再攢點錢,蓋個磚瓦房吧。”溫潤現在唯一不記意的就是房子。
土胚房子,別看他們家這是新蓋起來的,但是土胚房子三年就得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因為是土胚蓋起來的房子,經不得風吹日曬雨淋,要是不修,很容易漏雨漏水的,嚴重了的就是坍塌。
危險不說,還很麻煩。
整個蓮花坳里,就村長家的房子是磚瓦的,還是個舊房子,就三間,已經算是很好的地方了,其他家都是土坯房子,就王家的是個新的,剩下都是舊的。
“磚瓦房?”孩子們驚訝了:“那要不少錢的!”
“我知道。”溫潤道:“不少錢也得蓋起來,咱們家沒什么大人的,房子沒辦法維護,要是磚瓦房的話,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省事兒。”
而且磚瓦房結實啊!
古代沒有水泥也可以讓房子蓋的結結實實,最主要的是,不讓房子漏水什么的,而且磚瓦房保暖更好一些。
“哥夫看著辦吧。”家里只有這么一個大人,三個孩子不聽也得聽啊。
“我是想著,蓋個兩進的宅院。”溫潤道:“妹妹現在還小,但是過幾年大了,就是大姑娘了,不可能跟你們一樣睡在一起,要自已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