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產力低下,其實和耕牛也有直接關系。
大地主的家里也就二十幾頭更牛。
秦家莊有莊戶三百,也是在秦長青的努力下,兩家才分到一頭更牛。
工部的試驗田,郭懷仁手里面滿打滿算也只有三百頭更牛而已。
如果使用了曲轅犁,耕地的速度會直接飆升一倍左右。
再加上長安城周邊,沒開荒的土地,因為耕牛不夠用,沒開墾完的土地,多不勝數。
如果每家每戶,都能用上這樣的犁杖……
郭懷仁激動的攥緊了拳頭,額頭上也涌現出打量的汗水,這對一個國家是多么重要
要知道,耕地面積翻倍了,產量也會隨時增加。
激動的撫摸著曲轅犁的圖紙,身體都忍不住顫抖起來,這簡直就是無價之寶。
長青,我還有一個問題,你能不能給我一個解決的辦法。
姨夫,您說,能解決的我都幫您解決了。
就是更牛恨不聽話。有時候耿直指東打西往相反的方向走。甚至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郭懷仁頓了頓,見到綠色的東西就像吃上幾口,這些年,時常還會發生耕牛破壞莊家的事情。你既然能改進直犁,想必也能讓耕牛老實一點吧
姨夫,你之前路過牛舍的時候,沒注意看嗎
沒有啊,除了干凈整潔,沒注意看其他的。
很簡單的,給他打上一個鼻環,立馬就老實了。
有什么依據嗎
這……
秦長青也不知道啥一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上輩子的認知里面,老牛就是都打上鼻環的,秦家莊所有更牛都有鼻環,要多老實有多老實。
是這樣的,我之前看過一本古籍。大概意思就是牛當時沒圈養的時候,力氣大蠻橫,很難巡撫。后來有人就發現,當牛的鼻孔有異物的時候,就會很老實,尤其是在牛鼻子打孔穿繩子,更老實,后來就演變成了鼻環。
秦長青是純屬瞎掰,對的,就是這樣的,里面還有一個小故事。我忘記了。
郭懷仁低頭思索了一會,突然眼睛一輛,我想起來,你說的是《呂氏春秋》。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頭牛突然就不走了,好幾名大力士上去牽牛,甚至拉斷了牛尾巴,牛也一步不懂。后來出現一個小孩,牽著牛鼻環,老牛就乖乖的走了,你說的是這個吧
……
秦長青:對,你說的都對,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反正我是瞎掰的。
我這就回工部,讓工部量產!
老郭說完就要跑,卻被秦長青一把拉住。
姨夫啊,別急,現在才八月中旬您老晃什么
秦長青頓了頓,這東西要在用的時候才拿出來,您老不愛好名聲我有所耳聞,一輩子致力于給如何提升糧食產量為百姓造福。
可您要知道,當今陛下是您的連襟,如果啊,我說的是如果,你明年在開春的時候,李二陛下被御史官們噴的時候,你在拿出來,豈不是更好
這……老郭眼睛轉了轉,你的意思是,會有人那耕田說事兒不會吧
不會秦長青笑了,笑容里充斥著鄙夷,您老等著看吧,會有的!
秦長青所說的就是貞觀四年春,蔡允恭的侄子蔡文豪所寫的一本《勸農經》,這本書轟動朝野。
但是,屁用沒有,還惹的那年耕種出現了大混亂的場面。
當然這個是后話,后面會寫。
老郭捋了捋胡須,那這個犁杖,有沒有什么名字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