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之所以能長驅直入中原,殺到渭水河畔,就是因為他們的有精銳的騎兵,進可攻退可逃。
打得過你就打,打不過你就跑。
現在這個時候大突厥,估摸著是突厥內斗了,頡利和突利產生了內部矛盾,確實是攻打的最佳時機。但是……
李世民和李君獻,見秦長青的話說了一半,急忙問,難道不妥嗎
最佳時機,打一場正義之戰,這是沒問題的。
問題是,你們不覺得有點急功近利嗎
大唐現在確實是兵強馬壯的時候,可以直接以碾壓的方式橫推過去。
但是當兵的也是人,為什么就不讓這個國家的勇士少流點血,少死一些人呢
急功近利
老李突然像是明白了,戰術是沒問題的,但往往只看重了如何打,怎么打,卻忘記了計謀
對。
秦長青對著老李笑了笑,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
現在突厥占領和盤踞的地方在朔方和襄城,打下這兩個地方是十分容易的。突厥人一定會逃,那么大唐精兵也一定會追著打,勢必要報渭水之盟的仇。
頡利可汗要跑,一定會是回漠北。現在是七月份,漠北最干旱的時候,天氣說變就變,風沙還大,大唐軍卒勢必損傷慘重。
事實證明,當年李靖帶病大突厥,真正拿了戰功的,只有蘇定方、牛進達和程知節。
也可以看成是天數,蘇定方誤打誤撞的抓了頡利可汗。
程知節為人比較莽,帶兵更莽。
看到了突厥主力之后,像是一條瘋狗,咬著不放。
牛進達見老程找到突厥主力了,他也緊追上去,和老程合兵。
簡單說,二十萬人打突厥,真正有用的就是這么幾個人。
打仗沒有不死人的,這話不假。可為何不把精兵良將,都用在刀刃上呢
李世民和李君獻相互對望一眼,紛紛覺得秦長青說的對。
衛國公的戰術是絕對沒問題的,問題是如何做到用最少的人,打一場打勝仗。
賢婿,如果你帶兵,你會怎么打
岳父大人,你問這些就沒啥意思。之前就說了,衛國公出征,閉著眼睛都能打贏。
你不是說能少死人,而且這仗打起來,很簡單嗎
我就算是說了,你能告訴陛下嗎
這……
老李瞪了秦長青一眼,我特么就是天子。
老爺認識兵部的高官,也許能說上話的。李君獻急忙打圓場。
行吧。但先說好,我就是一個升斗小民,我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萬一遇到麻煩,你們可別說是我說的。
李世民一臉無語,你就沙楞兒的說,咋這么讓人著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