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覺得她吧啦吧啦的實在煩。不由得瞅了瞅殿外,說好了這個時辰的呢
這要是遲到了,他攔不住太后,沈從安夫妻被砍頭了,可不怪他。
太后說的正起勁,一個太監小跑著進來,皇上,邊關八百里加急!
眾人心下都是一突。
這兩天從邊關來的,就沒一個好消息。
不會這么快,北戎已經攻下第三座城了吧
眾人心里惶惶不安,就連太后和護國公一黨都變了臉色。
蕭王的死,影響居然這么大嗎
沒了蕭王,大齊節節敗退,還能抵抗住北戎嗎
兩人心情沉重,沒注意到皇上嘴角翹了起來,聲音里都有兩分喜意,讀!
小太監略顯尖利的聲音響起。
臣蕭統……
第一句話,就讓大殿里喧嘩聲四起。
眾人全是一副見了鬼的表情,懷疑是不是他們的耳朵出現了問題。
太過吵鬧,把小太監的聲音都給壓了下去。
皇上揮揮手,李德忠道:肅靜!
連續喊了兩次,殿里才勉強安靜下來。小太監繼續讀。
蕭王的奏折很符合他的行事風格,簡潔明了,沒有一句廢話。
先說了他假裝中毒的原因和經過。又說了邊關如今形勢。
桑啟進攻姜城時,蕭王已經到了邊關。
他沒有立即現身,悄悄找到守城的將領,商議之后,決定來一招誘敵深入。
故作不敵,讓桑啟順利占領姜城。實際上,城里的士兵和百姓都已提前撤走,留給北戎的只是一座空城。
桑啟之前對蕭王中毒病危一事,還心存疑慮。可接連攻下兩城,讓他打消了幾分懷疑。
在大齊的暗線也一直給他傳信,把京城發生的事情悉數告知。
桑啟知道,沈從安是蕭王好容易找回來的獨子,蕭王很是看重。
沈從安成了過街老鼠,眼見小命難保了,蕭王都沒現身。
他便信了八分。
而蕭王只是病危,還沒死透,桑啟擔心遲則生變,生怕拖太久蕭王被治好了,以后就沒這么好的機會。
在攻打第三座城時,便略顯倉促。
蕭王卻是等候他多時。
一個準備充足,一個倉促行軍,且是在大齊的土地上,大齊士兵本土作戰,更有優勢。
加之北戎連贏兩場,已生驕兵之態。大齊士兵卻是憋了一肚子火氣。
北戎慘敗。
連帶著之前吃下去的姜城都吐了出來,蕭王寫這封奏折時,北戎士兵已退守到渝城。相信不日,渝城也將收復。
好!皇上喜形于色,拍案而起,毫不吝嗇的夸贊道:蕭王不愧是我大齊擎天之柱。大齊有蕭王在,可保百年安穩!
眾人都沒心情管皇上這么高的評價,他們還在震驚中沒回過神來。
皇上和顏悅色問,蕭王還說什么了
小太監瞅了瞅手中奏折,再瞧瞧殿內的百官,有些尷尬,但還是把后面的讀了出來。
后面寫啥了
寫蕭王已經知道了京城發生的一切,暗衛飛鴿傳書告訴他了。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