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繼續。
大家在再次分析這次外商投資的可行性時,段焱華突然提出,縣里恢復招商局的編制。
茅山縣過去設立過招商局。
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國掀起過一場猛烈的招商引資風暴。
茅山縣不落人后,設立專門的招商局四處活動,希望能引進一批企業進來。招商局的第一任局長就是黃山。
黃山在任上倒沒讓人失望,他先后引進過至少三十幾家企業。但都是以造紙為主的下游企業。這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不大,又因為污染特別嚴重。最后被迫逐漸關門。
失去工業基礎的茅山縣從此再沒輝煌起來。
后來,國家清理開發區濫建,茅山縣經濟開發區首當其沖,被列入拆除名單。
跟著,招商局被撤銷。
段焱華說道:現在的形勢已經很明朗,我們地方不需要靠政策去招商引資,而在于我們手頭有不有過硬的資源。茅山縣雖然地處丘陵地帶,地理結構也不適合開展大規模的工業建設,但是,我們可以將有限的資源無窮大放大。恢復招商局,利于工作。
一提起招商局,黃山心里就有隱隱的痛。
想當年,全國各地到處是招商局長。招商局長拿著自己的名片滿天飛。只要聽到一絲絲信息,便會一窩蜂涌上門去,各自使出渾身解數,說服企業遷往他們的地方去。
為了達到目的,各地的手段層出不窮。
有擔保給企業貸款的,有許諾十年不征收稅款的。更有甚者,愿意無償提供土地供企業使用。
越是貧困地區,開出的條件越優厚。有人甚至恨不得跪下來求企業,所有人都打出一句口號,只要來xx,一切好商量。
黃山是為數不多的有底線的招商局長。
在黃山的招商政策里,幾條紅線不能越。
一是土地,絕不無償提供。
二是貸款,黃山從不許諾給企業多少貸款。他只承諾,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茅山縣可以給企業開綠燈。
三是稅收,黃山態度很明朗。稅收是國家命脈,茅山縣絕不犧牲國家利益,換取暫時的輝煌與榮耀。
即便如此,他還是招來了三十多家造紙下游產業。
這些企業進駐茅山縣后,黃山就后悔了。他眼睜睜看著青山變禿頂,又眼睜睜看綠水成污溝。
那幾年,茅山財政確實出現了歷史空前的繁榮。時任縣委書記出外開會,再也不用刻意往后坐,而是主動往前擠。
在清理開發區風暴一來時,黃山便提出將這些企業趕出茅山的建議。
他的建議被上面否定,直到他當家做主茅山縣,才徹底將這些企業一個不留全部趕出了茅山縣。
他記得有家企業老板在最后撤離時對他說過,老子寧可相信豬會上樹,也不會相信你黃山一張破嘴。
茅山企業,成也換上,敗也黃山。
出乎意料的是,謝飛非常贊同段焱華的建議,同意恢復茅山縣招商局的建制。
塵埃終于落地,會議一致通過,恢復茅山縣招商局建制。所有來茅山投資的事宜,均有招商局負責全權處理。
接下來問題又來了,誰來擔任招商局局長
謝飛居然提出來,由段焱華出任茅山縣第二任招商局長。
所有人都熱烈鼓掌,唯有段焱華,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