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就徹底的私有化了。”
“江南市長,當時鋼鐵產業的情況,我還是比較了解的……那時侯也是國企改制的高峰期……”
“一方面,因為對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的錯誤判斷,我們采取了比較激進的發展模式,導致第一次出現鋼鐵產能過剩的情況。”
“另一個方面,國企的效率確實是很低,歷史包袱重。很多工廠因為要養活太多的干部職工和退休人員,不敢搞技術改革,生怕把職工的飯碗搞丟了。”
“問題是,咱們不改,人家在改啊。”
“采取了新式管理模式和生產模式的工廠,無論在產能、質量還是效率方面,都不是老式工廠能比的。”
“不改就是死!”
“虧損越來越大,負擔不了。”
“所以那個時侯,全國都在搞國企改革,全國各地,都是下崗大潮……咱們省里的某鋼鐵廠,一次性下崗十萬人!”
“軋鋼廠當時也是這么一個情況,盲目上產能,盲目引進大量設備。結果迎頭撞上了鋼鐵去產能,貸款買進來的那些機器設備和原材料,一下子就砸手里了。”
“市里邊當時也是沒辦法,為了挽救軋鋼廠,就開始搞股份制合作和改造。蔣建設他們,當時確實也出了一筆錢,大概有兩個億吧。”
“當然,這么點錢,要說能買軋鋼廠百分之五十六的股份,那就是扯淡,誰都知道這中間有貓膩。但當時軋鋼廠已經維持不下去了,與其徹底虧死,破產倒閉,還不如賣給蔣建設他們,至少還能把廠子維持住,工人們也還有個上班拿工資的地方。”
“第二次改制,其實就是他們幾個私人股東內部在斗了。”
“蔣建設當時背靠著某某呢,所以最后是他贏了,從六個人合股變成他一家獨大,他在拉攏兩個小股東,就有控股權了……”
這個所謂的某某,衛江南自然也是知道的,就是當年那個著名窩案里邊的當事人之一,擔任著市里的主要領導職務。
衛江南說道:“那他蔣建設把工人們的社保都停掉,算怎么回事?”
周文保說道:“負擔重嘛……再說,當時也不是完全停掉,只是減少了,按照最低標準交的。和國企的時侯,當然是沒法比的。”
“徹底停掉,是近幾年的事。”
“自從那個案子發生之后,蔣建設和軋鋼廠的日子也不好過,不說虧損特別嚴重,起碼也不咋賺錢。”
“蔣建設那個人,本來就不是啥好餅,沒事還要克扣工人呢。廠子不賺錢了,他更加不可能給職工們花錢。能停掉的,基本都停了,能少發工資獎金的,就盡量少發。”
衛江南嘿嘿一笑,說道:“這中間,也有你周董的功勞吧?”
周文保急忙撇清,連聲說道:“沒有沒有,當時我都沒想過……就是后來,眼看著蔣建設已經撐不下去了,我才考慮去接手。”
衛江南“嗤”地一笑,記臉不屑。
你周文保把自已裝成個圣人,你覺得我會信?
周文保頓時漲得臉色通紅。
“那個,江南市長,咱現在不正在痛改前非,將功補過嗎?”
那些寒磣的事兒,您就別提了好不?
怪不好意思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