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達到某種地步,都會隱隱有某種感覺,這是同類之間的感應。
時間差不多了,陳兄,請!
廖博雅看了一眼殿上那鼎香爐里,燃燒的只剩下半截的香火,做了個請的動作。
不必客氣。
陳少君也做了個請的動作。
說完這句,兩人不再多,同時收回了目光,露出了認真的神色。
遠來是客,廖博雅可以算是陳少君所見的,同輩之中,文才最出眾,天賦最高的,盡管惺惺相惜,不過陳少君依然擁有著一股強烈的斗志。
無論如何,一定要擊敗他!
陳少君目光掠過大殿,掃了一眼大殿一角的父親,還有滿殿的大儒、鴻儒,宗師,這一戰他代表的不只是自己,還有父親,還有陳家,還有整個大商國。
盡管對于廖博雅頗為敬重,不過敬重對手最佳的方式,就是施展出全部的能力,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擊敗。
更不用說,陳少君后續想要突破到大地之脈,打開師父留下的第二道神識,還得落到這次的文道比試上。
只有勝出了,才能夠請求皇宮,讓他進入到大地龍宮之中。
博雅,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場邊大文國上師也注意到了廖博雅和陳少君之間的動作,眼中露出一絲凝重的神色。
盡管相信廖博雅的天賦,但這一戰對大文國太過重要,關系太過重大,絕對不容有失,而且大商國并非弱者,不管是章澤還是王小年,展現出來的能力和天賦都太過優秀。
而且兩人的文章策論,更是完全超過了廖博雅之前的表現,如今壓力全部轉移到了廖博雅這邊。
無論如何,廖博雅必須徹底的壓過他們,才能幫助大文國奠定儒道正宗嫡系的地位。
這也是一代代大文國人的夙愿。
轟!
突然間,大殿中一片嘩然。
快看,他們動作了!
就在眾人的目光中,原本一直沒有動靜的陳少君和廖博雅身軀前傾,竟然同時開始研墨。
兩人手持墨條,在硯臺之中慢條斯理,同時緩緩劃圈研墨,動作竟然完全一致。
一剎那,兩人頓時成了全場關注的焦點。
嘩,一張宣紙攤開,最先開始動手的并不是陳少君,而是廖博雅,他的目光平視前方,沉吟片刻,目中隱隱透出智慧光芒。
天圓地方,天者,有日月星辰,然而日月無常,斗轉而星移,地者方,然而滄海桑田,陸沉江移,天地者無常也。
然日月星辰皆為時令,陸沉江移,皆入史藉,望日月而知興替,觀葉落而知秋濃,故知——
廖博雅寫到這里頓了頓,隨即破題:
故萬物備于我矣,皆可為我所用!
轟!
這一行字落下,一股浩大的精氣,氣勢磅礴,皓如日月,瞬間沖霄而起,這道精氣一起,大殿中有如一陣風吹過。
所有文生士子做出的文章,顯現的異象,頓時有如風中燭火,顫動搖曳起來。
這異象一起,所有人紛紛變了臉色。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乎是同時,陳少君那邊也同時有了動靜。
對于外界的動靜,陳少君倒沒有注意那么多,當他提起毛筆的剎那,所有的心神就全部集中到了這次考試的題目,所有的外物一概都被摒棄。
策論第一步就是審題。
身為曾經高高在上的仙界器君,陳少君的天資和悟性自然不在話下。
天圓地方,說的是天地之道,天在上,代表著陽,地在下,代表著陰,所謂天地之道,其實也就是陰陽之道。
而陰陽之道,就是變,就是永無止境的變化。
所以天地都恒常。
但是副題乃命羲和說的已經是人道了。
天地之道,歸根到底說的還是人道,所有這些感受,都是人的感受,天地雖然無常,但星斗變化,人可以制定時令,印成歷法,指導生產。
滄海桑田,陸沉江移,人可以因勢利導,導江河而入海,泛舟船于汪洋,所有人道的根本就是——
想到這里,陳少君目中一亮,迅速落筆,開始破題:
人道之本,制天命而用之——
天道又如何,地道又如何,不管天地山川,日月蟲魚,所有的一切終究要為我所用,人道的根本就是因勢利導,勝天地,勝萬物。
這就是人道發展壯大的基礎,也是人類存在的根基。
陳少君這行文字一落,一股浩大的精氣霸道無比,立即如同日月星辰,從那紙上噴薄而出。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