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是深思熟慮過的,她知道,皇上其實也清楚,他不讓她去,真的就是因為擔心沒有旁的。
但是她確實是最合適的。
帝曦寧沉默了。
“朕想親自去平亂。”
“皇上若是親自去,朝中這些人,皇上能放心嗎?”
一句話讓帝曦寧再次沉默了,自他登基以來,幾次肅清朝堂,但是要革新一個朝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此去南海時間不好說,朝中不可能這么久沒有君王,帝王出征,必須是天時地利人和,但是眼下沒有這樣的前提。
“皇上,臣妾知道您擔心我,但是臣妾說了,臣妾這次不沖鋒陷陣,有榮江他們呢,我們曾在戰場配合過,有一定的默契,我在后指揮便是,正好接著這次機會,臣妾去南邊好好看看,讓臣妾當皇上的眼睛,幫皇上治一個太平盛世。”
知道帝曦寧有些松動,百里夕再接再厲。
“皇上,還有師父他們跟著呢,您就放心吧,再說,臣妾也不是手無縛雞之力之力的人,那南海的情況還能比當時北地差嗎?老神醫還說了,那邊的氣候,對我調養身體還有利!”
“真的?”
帝曦寧將信將疑。
“不信皇上可以問老神醫啊。”
“這件事再商議吧。”
反正也還要等消息再做下一步安排,不了解具體情況,各部也不好準備。
百里夕也不再多說,不過她可以做準備出征了,只是朝堂之上,皇上恐怕又要盯著壓力了。
帝曦寧其實也被百里夕說動了,不是因為旁的,而是南海的情況的確復雜,旁人去,尤其是他們推薦的那些人,他都不放心。
南海的消息再次傳來,情況讓朝堂上下都大為震驚。
那些逆賊沒有欺壓百姓,相反,根據探聽的情況,四城百姓似乎對那些逆賊不反感,且自顧自的生活和之前沒有任何變化,甚至他們還能出城往來,只是需要特定的通行令。
也就是說,那四座城池不但被控制,還被據為己有了,連那里的百姓也歸附了。
這意義就不一樣了,意味著他們已經成了氣候,他們已經站穩了腳跟,此時他們打著平亂的旗號過去,百姓不一定買賬,可能還會跟逆賊一起對抗朝廷。
這一情況讓朝堂上下氣氛特別沉重。
真要打,可能就是要連百姓一起打了。
眼下朝廷進退兩難。
“這四座城池,是大啟的國土,不可能就這樣分割出去…”
這是底線。
這樣的情況下,更需要一個合適的人過去主持大局,而百里夕也終于被推到臺面上。
開始,朝堂一片反對之聲,說皇后已經退朝身居后宮,朝中那么多將軍,不必勞煩皇后等等。
總之,反應很激烈,就連太后聽著都直呼不妥。
哪有皇后去打仗的,朝中那么多武將,都是擺設?
這話的確是好說不好聽,尤其是朝中武將,多覺得沒面子。a